醫療常識★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 馬偕醫院引新技術診斷率3成變8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近年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也讓不少人開始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人面臨無謂的風險,而馬偕醫院就利用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提高確診率。

今年45歲的上班族柳先生就是一例,日前接受公司安排的年度健康檢查,低劑量電腦斷層一照赫然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沒有家族史、生活作息正常的他,經與醫師諮詢及討論後,以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秉宗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靈敏,雖然更加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也讓病人在長期追蹤檢查時造成輻射暴露,甚至侵入性確診檢查時亦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

台東馬偕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慧瑄進一步以文獻解釋,若肺結節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3成,而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超過8成的診斷率。

以柳先生為例,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黃文傑表示,導航系統會先以病人之氣管與肺部血管電腦斷層合成出模擬即時影像,並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於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0.2公分的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近乎無創方式抵達沒有支氣管經過的肺結節位置,取出檢體,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緊接著安排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癌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黃文傑說,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不過,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也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

照片來源: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快查!全台千人「輻射量曝露破百」 健康存摺即日開放自查曝露量

國內驚傳「避孕藥」大出包!主成分不足恐失效 食藥署回收30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針對棘手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國衛院找到治療新策略。(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常必須靠切除睪丸或注射荷爾蒙針劑等療法來保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癌細胞常會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再度復發,治療更加棘手,而國衛院今(...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年國內兒童受虐案件頻傳,部分案件甚至引發群情激憤,根據衛福部統計數字顯示,107年兒少保護案件即以「身心虐待」最多,占了5成以上,其次才是「不當管教」。台北市衛生局今(21)日表示,為協助兒虐案家早日接受身心專業協助,台北市已於11所醫療...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很多人有過半夜突然被鬼壓床,動不了,只剩眼睛眨呀眨的經驗,難道這是靈異體質嗎?藝人小Call前陣子出外景,就經歷了鬼壓床,回台北還被經紀人帶去收驚!其實會出現四肢無力的情況,是因為缺少了「鉀」,缺鉀時間一長,不但可能昏迷癱瘓、心律不整休克,甚至危及性命!TVBS《健康2.0》節目...

閱讀詳情 »

台灣有85%的人處於營養不均的狀態,尤其是老人家,營養不均的狀況會更明顯。身體機能老化加上營養缺乏,讓老年人很容易產生一跌倒就骨折的情況。前陣子一名高齡八十歲的婦人,在跑步機熱身完,準備走下跑步機時摔倒,導致左肩骨折。對於老人家有固定運動習慣,跌倒還是發生骨折的情況,中醫師吳宏乾表示:「跟營養不均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