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切睪丸、打荷爾蒙針一樣復發 國衛院找到「去勢抗性前列腺癌」解方

▲針對棘手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國衛院找到治療新策略。(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常必須靠切除睪丸或注射荷爾蒙針劑等療法來保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癌細胞常會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再度復發,治療更加棘手,而國衛院今(21)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3種重要關鍵物質能夠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資料,2016年度國人有5359名男性確診罹患前列腺癌,其中造成1347人死亡,前列腺癌在男性十大癌症當中,排行第5位;而美國癌症協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亦指出,前列腺癌高居第3位,僅次於肺癌及乳癌。

國衛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助研究員王鴻俊表示,過去治療前列腺癌,臨床多採用「荷爾蒙療法」或「去勢療法」,不過,病人經過1到2年的治療之後,前列腺癌細胞會逐漸演化成適應身體環境,變成不再需要雄性激素就能存活,轉變成為「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捲土重來。

一旦落入該階段,王鴻俊說,去勢療法的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病人只能搭配化學治療或服用新型雄性激素抑制劑來緩解症狀及延長生命,但無法完全治癒。

王鴻俊與中研院院士龔行健合作的研究則發現,丙酮酸激酶(PKM2)、組蛋白去甲基酶(KDM8)與組蛋白甲基轉移酶(EZH2)在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生長中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抑制其表達量,能夠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成為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亦已刊登於2019年腫瘤領域重要期刊《Oncogene》。

王鴻俊指出,前列腺癌細胞葡萄糖代謝處於高度活化的狀態,而PKM2與KDM8正是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進行糖解作用的調控因子,抑制兩者是有效阻斷癌細胞進行代謝的關鍵機制;而EZH2在抗藥性細胞會過度表現,因此,透過抑制EZH2的表現量亦能夠有效抑制Enzalutamide 抗藥性細胞株的生長。

王鴻俊提醒,相對其他癌症而言,前列腺癌的病程較為緩慢而容易被輕忽,除了期盼新藥研發腳步加快之餘,民眾如何避免高油脂飲食與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更是不讓前列腺癌找上門的重要因素。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兒童受虐「身心虐待」逾5成最多 心理易現嚴重情緒困擾

30多歲壯男突嗜睡、不講話 下一秒鐘叫沒反應竟已腦中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北市立美術館24日發出公告,表示接獲衛生單位通知,7月16日下午曾有確診者足跡,為確保參觀民眾、工作同仁安全,25日自主閉館一日,進行全館環境消毒;提醒該日下午參觀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於27日(二)重新開放。針對網友詢問確診者出現足跡的時段,北美館回應,目前衛生機關僅告知為7月16日下午有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兩項疫苗最新決策。第一,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作業計畫;第二,經過專家多次辯論和討論,同意並開放疫苗混打。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專家在今上午AC...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王聿瀠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好消息是,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確診個案當中,居家隔離陽性有5例,有10例已知感染源,其中1例關聯不明,整體疫...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7/27至8/9暫降至二級防疫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呼籲民眾,雖然是降級管制但還是不能鬆懈,也希望各店家業者可以配合政策,只有把「防疫做好,才能早日回到正常生活。」蘇貞昌透過臉書呼籲民眾,「防疫降級不是取消警戒,千萬不能鬆懈!」他表示週二(7/27)起,三級警戒降到二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