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早起這樣喝水,多活二十年!別再聽信有的沒的,找出適合自己的喝水方式才是至強養生之道!

早起這樣喝水,多活二十年!別再聽信有的沒的,找出適合自己的喝水方式才是至強養生之道!

翻攝鳳凰網zyxyfy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在清晨的時候身體會處於缺水狀態,所以早起第一杯水尤為重要。起床後第一杯水該喝什麼,喝多少以及有哪些禁忌?《生命時報》特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為大家詳細解讀——“晨起第一杯水該怎麼喝”。

 

類型白開水最佳,淡鹽水最差,蜂蜜水挑人

起床後,很多人選擇喝一杯蜂蜜水或者淡鹽水,還有人認為檸檬水是最佳選擇。但何麗指出,這三種水中,淡鹽水最不值得推薦,因為現代人鈉攝入量本來就過多,在身體不缺少鹽的情況下再喝淡鹽水,會增加鹽的攝入,反而讓人覺得口乾舌燥。

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異常的人更不要將淡鹽水作為起床後的第一杯水,因為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而另外兩種水有一些限制人群,蜂蜜水適合便秘的人群,但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的人,對於胃酸過多的人而言,空腹喝檸檬水可能會增加胃部不適。

總體來說,白開水沒有熱量,不僅能有效補充體內水分,還可以讓血液迅速得到稀釋,促進血液循環,讓人更快地清醒過來,是絕大多數人的最佳選擇。

 

溫度與體溫相當,太熱太涼都傷腸胃

我們常常在電視看到很多西方人一大早起床就從冰箱倒水喝,但這樣做容易帶來一些健康隱患。早起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

過燙的水也不推薦,因為高溫度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甚至增加食道癌風險。因此,晨起第一杯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與體溫大體相當即可。

 

量200毫升左右,腎病患者要聽醫囑

“一杯水”的量也有講究,喝太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早餐食物的消化,喝太少起不到健康作用,一般建議喝200毫升左右。

如果身體本身就患有腎臟疾病或某些代謝性疾病,則應遵循醫生指導,以免給身體造成負擔,加重原有疾病。

 

時機洗漱完後,避免口腔細菌進入消化道

晨起喝水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洗漱完後。夜間雖然長時間不進食,但是如果前一晚口腔清潔不徹底,細菌仍會分解食物殘渣造成對口腔的危害,如果恰巧喝水前又沒有刷牙,那口腔中的細菌便會進入到消化道中,可能對健康造成一定威脅。

 

注意喝太快增加心臟負擔,宜小口慢慢喝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並無好處。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

晨起第一杯水最好小口慢慢喝,以喝完感覺舒暢不脹,跑、跳時,水不會在肚子裡咚咚地響為宜。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研究表明,年齡較大的母親在情緒管理上更加成熟,經濟狀況穩定。但是年齡較大的女性受孕健康風險較高,等待受孕時間也較少。因此,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何時是做母親的最佳年齡呢? 根據皇家婦產科學院的數據,做母親的最佳年齡在20-30歲之間。在這15年中,女性受孕較為容易,患...

閱讀詳情 »

媽媽們在生產過程耗盡精力,產後不僅要面對寶寶照護、哺育,同時又要兼顧自己身體復原等多重問題,如何吃才能補充體力、兼顧營養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產後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第一要件,若有哺乳需求者,可增加500大卡的熱量攝取,並留意攝取足夠的水分,以幫助乳汁分泌。  產前是一人吃...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新的研究表明,孩子每天對著屏幕6個小時是完全正常的,而且只要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并充分鍛煉身體,這個時間長度對孩子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幾乎所有家長都有過從孩子手中奪走手機的經歷,美國兒科學會(AAP)多年前建議孩子每天最長屏幕時間為2小時,而且還發出警告,孩子可能會因盯著...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過去幾年來,醫生都建議都市人應該要[每天走路一萬步]。但是新的蘇格蘭的研究,卻認為一萬步實際上還是太少了,要真正保護你的心臟,每天走路的步伐還要更多。 走路有沒有強健身心的研究最早始於七十年前。當時科學家研究倫敦市公車的司機及車掌,發現這些車掌們,因為每天必須從巴士上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