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易眩暈耳鳴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在耳的一側,有時則兩邊皆有。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是聽神經的問題,例如噪音傷害、或是病毒感染、中耳炎,甚至可能是某些藥物損害神經,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

耳鳴原因:

1、耳道的阻塞,使共鳴受到影響

2、耳膜有了破洞或產生病變腫脹

3、中耳聽骨、耳咽管(掌管中耳的壓力)

4、內耳聽覺細胞損壞

5、聽神經故障

6、聽覺中樞有了毛病

7、耳部附近的血管性病變。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的治療:

   耳鳴是全人的醫療,非單靠藥物,而是要身心靈全方位的治療。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慢慢訓練腦部適應它,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

1.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2.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同樣少吃為妙。

3.建議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它。

4.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症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5.約 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

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的各種案例:易眩暈耳鳴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一名60歲女性只要改變頭部姿勢,例如點頭或抬頭,就會感到暈頭轉向,如果聽到大聲聲響時,還會突然坐倒在地、爬不起來。起初以為是耳石脫落,接受過好幾次耳石復位術後,症狀持續不減。就醫時,我發現只要在她的右側耳道內打氣,製造氣壓變化時,她的眼球就會向上轉動,大約會持續數分鐘。後來,電腦斷層顯示,右側上半規管的骨性外殼出現裂縫,跟腦部相通,證實是罹患上半規管裂症候群。

兩側內耳各有上、下與水平3支半規管,互相垂直排列,在膜性半規管(柔軟內膜)外包裹著骨性半規管(堅硬外殼),靠著內淋巴液流動,偵測出頭部在三個平面之角加速度。如果骨性半規管某處出現裂縫,只要有聲音傳入,內耳腔壓力變化傳到該處時,就會震動該處向外膨出的膜性半規管,使內淋巴液流動,患者會誤以為頭部正在轉動,進而出現眼震和眩暈耳鳴,稱為特里歐現象。

這類患者對於些微的姿勢改變或中耳腔壓力變化也會十分地敏感,不僅比較容易暈車,連上大號時,用力憋氣或跑步時喘氣也會誘發眩暈耳鳴

此病起因於骨性半規管在先天上發育不良,加上後來的頭部外傷或耳壓暴增(梅尼爾氏病、大聲噪音暴露或打噴嚏),使得結構較薄處發生破裂;另外,慢性中耳炎對於骨性半規管的緩慢侵蝕,也會促成此病。

治療此病,會建議先口服止暈藥物,有慢性中耳炎者,建議使用抗組織胺、副腎皮質素或益生菌至少3個月,好好地控制發炎,避免骨質繼續受到侵蝕,再搭配鈣片及維生素D,促進骨質生成,加速裂縫癒合,不見得一開始就得需要接受手術修補。

須注意,唯有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才能診斷此病,一般的頭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不行;慢性偏頭痛、睡眠不足或焦慮症也會出現類似此病之症狀,有反覆眩暈耳鳴者,宜正確就醫。

最後聽點小音樂看能不能減緩你的耳鳴吧~(我沒有任何有關這部影片的版權)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程子奕/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南市場日前爆發大規模群聚,中央和地方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和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一同擔任指揮官,但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2)天接受專訪卻語出驚人,指王必勝「來也是看一看、講一講話」暗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程子奕/台北報導 國內基層診所協助施打公費新冠疫苗,但有診所醫師不滿政府喊出「免收掛號費」導致診所不敷成本,甚至對原先規劃的獎勵金制度不滿,認為錢不夠,用「陳時中賴帳」等字眼來形容,相關不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聽到了,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約好了打疫苗,卻強碰颱風怎麼辦?不用擔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打包票,一定打得到!民眾若已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完成預約,只要遇上因颱風停班、停課取消接種作業而無法接種,一律保留資格,隔一周就能打到。 中度颱風「烟花」逼近台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疑似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後死亡的最年輕通報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2)日公布,國內一口氣再新增12例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的不良事件通報,其中1名36歲男子在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第2天有身體發熱症狀,13天之後則被發現在家中死亡,死因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