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易眩暈耳鳴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在耳的一側,有時則兩邊皆有。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是聽神經的問題,例如噪音傷害、或是病毒感染、中耳炎,甚至可能是某些藥物損害神經,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

耳鳴原因:

1、耳道的阻塞,使共鳴受到影響

2、耳膜有了破洞或產生病變腫脹

3、中耳聽骨、耳咽管(掌管中耳的壓力)

4、內耳聽覺細胞損壞

5、聽神經故障

6、聽覺中樞有了毛病

7、耳部附近的血管性病變。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的治療:

   耳鳴是全人的醫療,非單靠藥物,而是要身心靈全方位的治療。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慢慢訓練腦部適應它,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

1.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2.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同樣少吃為妙。

3.建議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它。

4.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症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5.約 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

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耳鳴的各種案例:易眩暈耳鳴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一名60歲女性只要改變頭部姿勢,例如點頭或抬頭,就會感到暈頭轉向,如果聽到大聲聲響時,還會突然坐倒在地、爬不起來。起初以為是耳石脫落,接受過好幾次耳石復位術後,症狀持續不減。就醫時,我發現只要在她的右側耳道內打氣,製造氣壓變化時,她的眼球就會向上轉動,大約會持續數分鐘。後來,電腦斷層顯示,右側上半規管的骨性外殼出現裂縫,跟腦部相通,證實是罹患上半規管裂症候群。

兩側內耳各有上、下與水平3支半規管,互相垂直排列,在膜性半規管(柔軟內膜)外包裹著骨性半規管(堅硬外殼),靠著內淋巴液流動,偵測出頭部在三個平面之角加速度。如果骨性半規管某處出現裂縫,只要有聲音傳入,內耳腔壓力變化傳到該處時,就會震動該處向外膨出的膜性半規管,使內淋巴液流動,患者會誤以為頭部正在轉動,進而出現眼震和眩暈耳鳴,稱為特里歐現象。

這類患者對於些微的姿勢改變或中耳腔壓力變化也會十分地敏感,不僅比較容易暈車,連上大號時,用力憋氣或跑步時喘氣也會誘發眩暈耳鳴

此病起因於骨性半規管在先天上發育不良,加上後來的頭部外傷或耳壓暴增(梅尼爾氏病、大聲噪音暴露或打噴嚏),使得結構較薄處發生破裂;另外,慢性中耳炎對於骨性半規管的緩慢侵蝕,也會促成此病。

治療此病,會建議先口服止暈藥物,有慢性中耳炎者,建議使用抗組織胺、副腎皮質素或益生菌至少3個月,好好地控制發炎,避免骨質繼續受到侵蝕,再搭配鈣片及維生素D,促進骨質生成,加速裂縫癒合,不見得一開始就得需要接受手術修補。

須注意,唯有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才能診斷此病,一般的頭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不行;慢性偏頭痛、睡眠不足或焦慮症也會出現類似此病之症狀,有反覆眩暈耳鳴者,宜正確就醫。

最後聽點小音樂看能不能減緩你的耳鳴吧~(我沒有任何有關這部影片的版權)

易眩暈耳鳴 上半規管裂症候群作祟

相關推薦

國內疫情升溫,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明今日新增個案,新北本土新增142例、校正回歸82例,其中今日本土確診案例中,永和區24人變為最高,中和區22人、板橋區21人。侯友宜提醒,永和區有上升趨勢,民眾需特別注意。侯友宜表示,今日本土新增142例,校正回歸82例,居家隔離人數4545人。其中今日本土確診病例中...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延燒全台,外界將矛頭指向機組員的3+11檢疫政策,昨日指揮官陳時中面對立委的追問表示當初會議是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遭立委批評是卸責。今(29)日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中改口,回去查了以後「發現陳宗彥並沒有參加」,是由指揮中心4個組及專家共同討論。但陳時中也強調,沒有受到壓力,「這個決定我們負責」...

閱讀詳情 »

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新增本土確診320例、校正回166歸例,死亡個案共21例。確診個案死亡人數不斷攀升,針對重症病患的收治,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指出,「雙北ICU比較吃緊」專責ICU有共177床,至今日上午尚有97張空床。自從SARS於2003年爆發後,就有建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每個縣市的指...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宗教團體、企業紛紛站出來採購疫苗,希望為國家盡一份心力。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為何接洽對象是原廠,因為運送過程萬一多轉一手,都可能造成品質沒有把握,從原廠出來直接到手裡,疫苗才是有保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說,接下來是「政府做的事情」,不管是出錢或訂定契約等,這樣才能讓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