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時常脫臼? 微創手術修補肩關節

時常脫臼? 微創手術修補肩關節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25歲戴先生,這一年來受左肩疼痛所苦,身為運動員的他,因此無法進行排球運動。原本以為休息一段時間做復健就可以解決疼痛問題,但沒想到之後連手舉高到某個範圍時,就會出現疼痛及無力感;就醫與醫師商量後,決定接受微創肩關節鏡肩盂唇及肩關節囊修補手術,術後一個月雙手就可以舉高了,重拾排球活動。

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表示,肩關節常因重複動作或意外傷害造成疼痛,長期重複使用肩關節,可能會使肩盂或肩峰等構造和旋轉肌腱發生磨損,造成關節囊鬆弛或旋轉肌腱的撕裂傷,以致肩關節活動時會不穩定或是因為夾擠產生疼痛感。

葉雅菱指出,年輕人的肩盂唇撕裂大部分不會自行癒合,導致日後所謂的習慣性脫臼,每脫臼一次,肩關節就受傷一次,多次脫臼後關節軟骨就會磨損,提早老化。而年長者,發生脫臼時,除了上述受傷外,旋轉肌腱常常會一起破裂,一旦破裂就不易癒合,日後便會疼痛且無力。

葉雅菱說明,過去傳統的肩關節手術為了看清楚傷勢必須將關節完全打開,因此會犧牲正常的組織造成劇烈疼痛及肌肉萎縮,另外,術後的傷口疼痛、關節囊發炎及纖維化,則會造成病人關節活動受限和復健時間拉長。至於傷口小、復原快的微創肩關節鏡手術,可以讓運動員術後迅速重返球場;手術中僅需在肩膀上開三個一公分的小洞,手術後隔天就可以出院了。身為運動員的戴先生,術後一周回診拆線開始復健,一個月後手就可以完全舉高了,幫助他花費較少的時間重拾排球做運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2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菲律賓再公布由我國入境,共有6位該國民眾檢出新冠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資訊,立刻匡列在台接觸者,共有133人當中79人需要篩檢,接觸者目前都沒有出現疑似症狀;由於單日確診6位人數不少,指揮中心懷疑,菲律賓機場入境篩檢,可能有疑慮,將會持續溝通。 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糖尿病時鐘」越走越快!最新資料顯示,每年新增16萬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3分鐘就新增1人確診,平均每2位糖尿病患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 除了高齡化之外,糖尿病年輕化也成為趨勢,近年20至40歲年輕族群確診糖尿病的比率也快速上升,與生活作息不正常、偏好甜食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再傳新冠移入,台灣患者突破500例!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由菲律賓入境30歲該國民眾(第500例),機場採檢確診,目前沒有症狀,在醫院隔離治療中。另外,面對國際新冠疫情演變,指揮中心決定將馬紹爾群島因無確診病例,納入低感染風險國家;而緬甸疫情快速上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1年4季都很潮溼,不論春天梅雨季、夏天颱風來襲、午後雷陣雨,或秋冬鋒面開始來襲,特別是上班族必須長時間穿鞋,如果不小心淋溼,就像把腳一直泡在水裡一樣,灰指甲或香港腳的發生機會就大幅上升。衛福部食藥署今(16)日特別藉由記者會,提到藥房購買抗黴菌藥物時,常見的NG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