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肺癌年齡逐年下修 藥物選擇更須面面俱到

晚期肺癌年齡逐年下修 藥物選擇更須面面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對肺癌研究越來越透徹,患者使用藥物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到底標靶藥物治療該如何選擇,醫師提醒,並不是使用最新藥物效果就最好。除了患者本身治療意願外,如何接續使用標靶藥物,進一步達到最長治療效果,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六十歲的林先生罹患晚期肺腺癌,在腫瘤細胞驗出EGFR突變後開始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療程中增加抗血管新生藥物,以雙標靶方式將癌細胞控制得很好,使用近兩年後產生抗藥性,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目前持續治療成效頗佳。

晚期肺癌年輕化 標靶藥物順序成重要議題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暨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醫師表示,近十年來被診斷為晚期肺癌的患者的確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抽菸等危險因素已不再是造成肺癌的重要因子。研判除了與遺傳性基因有關外,環境中致癌因子增加等多因性的因素,讓醫界對於肺癌的產生一直都無法有明確答案。

但是隨著科學界對於肺癌越來越了解,研發的藥物也越來越多元,特別是標靶藥物問世後,讓醫師有許多武器可用。徐培菘醫師說,目前標靶藥物已經有第一、二、三代,因此考量如何使用現有藥物組合與順序,讓患者得到最長的口服標靶藥物使用期與整體存活期,是醫師與患者非常重視的議題。

標靶藥物接力 延長存活期

最新的GioTag跨國大型研究,收案全球10個國家(包含台灣)晚期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結果顯示,於第一線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產生T790M突變後再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延後化療時間,並有效延長標靶藥物治療時間超過三年,整體存活期更可達將近四年。

徐培菘醫師說,第三代藥物使用還在累積治療經驗,且若治療出現抗藥性,患者就必須回到化學治療,相較之下,臨床醫師們對於一、二代標靶藥物使用上更為熟悉;去年剛發表的最新台灣健保資料庫大數據分析顯示,第二代標靶藥物使用時間顯著長於第一代,而以他自己的臨床經驗,若患者使用雙標靶藥物治療,能有機會再延長標靶治療時間。

如何選對標靶藥物 醫師推醫病共享決策

到底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第一線標靶藥物,做整體最佳治療策略,徐培菘醫師建議,要充分與患者溝通所有治療選項,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方式,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通常年紀較大的患者會優先考量副作用,而比較年輕的患者,就會以最長的存活期為最大考量。

徐培菘醫師強調,肺癌的治療已可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最適合的藥物。而未來藥物選擇將會更多,治療上仍是會以拉長整體存活時間為首要目標,標靶接力治療可提供拉長存活期的選項之一,更有機會等到新藥物上市,爭取更多未來的治療機會。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流感疫情進入高峰期,上週新增7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A型H1N1(71例)為多。其中一名47歲女性,從發病到過世不到5天,為本流感季最年輕死亡個案。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12月29日至1月4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11萬3987人次,較前一周略升2.5%;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50歲後女性約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骨鬆,尤其許多銀髮族因骨鬆導致髖骨骨折後,佔50%無法再恢復行走,更有約20%在六個月內死亡,不得輕忽嚴重性;物理治療師李尚澤指出,因此要有效預防骨鬆,平時就應養成運動習慣,當運動時肌肉處於收縮用力狀態,就會使骨骼中形成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管署7日發布流感疫情,相關症狀就醫人數持續上升突破11萬人次,同時1名47歲女性因流感死亡,由於是此次流感季最年輕案例,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其實預防流感除施打疫苗外,被稱為最便宜的疾病預防方式「洗手」,能夠大幅降低多項傳染疾病風險,想要安全渡過流感季,洗手絕對不可缺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越來越注重保養,但若是選擇了不適合自身膚況的保養品,反而可能造成嚴重反效果。二十三歲的黃小姐向來重視自己的「面子」問題,某日選擇有去角質功效的面膜敷臉,沒想到面膜拿下來後,全臉竟紅腫發癢,需要緊急就醫。原來,黃小姐是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其體內絲聚蛋白發生基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