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期肺癌治療精準化 基因檢測選對標靶藥

晚期肺癌治療精準化 基因檢測選對標靶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肺癌,發生人數持續增加,超越肝癌成為台灣新一代國病。由於肺臟沒有痛覺神經,初期並不會感到明顯疼痛,僅少數患者能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不過,隨著肺癌治療的快速進展,提供給晚期肺癌患者更多樣的治療選擇,不同細胞形態、基因型態及臨床表現的患者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近年,又有不可逆標靶藥物的加入,更增強了晚期肺癌患者治療的信心。

不可逆標靶藥物不脫靶特性 更勝第一代標靶藥物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劉杜鎮醫師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是現今肺癌的治療趨勢,醫師會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與基因檢測結果等各種面向進行評估,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劉杜鎮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標靶治療可分為針對EGFR與ALK兩種不同突變基因的藥物,若基因檢測結果為陽性,即可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此外,標靶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癌細胞,不僅臨床成效佳,副作用也較輕,其中,不可逆標靶藥物改變了與腫瘤細胞的鍵結方式,可以完全咬合表皮生長因子的四個接受體家族且不易脫靶,效果優於第一代標靶藥物。

劉杜鎮醫師說,臨床試驗證實,第一代標靶藥物僅能改善生活品質,但是對於整體存活期無顯著的提升;而第二代不可逆標靶藥物不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更是證實可以延長整體存活期的標靶藥物。


晚期肺癌治療精準化 基因檢測選對標靶藥

良好副作用控管 提升生活品質

劉杜鎮醫師也提到,肺癌治療期間必定會伴隨著副作用,醫療團隊會透過衛教說明,協助患者提前做好因應措施,減輕副作用發生時的傷害,在治療期間也會密切追蹤患者身體狀況,呼籲患者定期回診,按照醫囑服藥,若是於治療期間感到身體不適,都應主動與醫療團隊聯繫,副作用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45歲以上肺癌高危險群 應定期健康檢查

劉杜鎮醫師補充,有吸菸習慣、長期處於油煙環境與家族有肺癌病史者皆為肺癌高危險群,建議45歲以上具上述危險因子的民眾,應每隔3至5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而確診肺癌的患者也不需過於悲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相信在患者與醫療團隊的努力下,症狀與生活品質都能獲得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春節假期剛過,這幾天各大醫院腸胃科門診人滿為患,有人吃壞肚子,但更多人是「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惡化。醫師指出,應該是過年期間,大吃大喝,,三餐不定時定量,加上吃了偏辣偏酸等刺激性食物。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指出,研究發現,經常胃液逆流的病人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明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7萬名洗腎者,每年以5000人速度成長,洗腎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不過,即使洗腎技術進步,到處都可看到洗腎中心,不過,醫師提醒,每個月約有5~10%洗腎病人會發生洗腎瘻管狹窄阻塞。由於瘻管是洗腎病患的救命線,千萬必須保持暢通。嘉基心臟內科蔡翰林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紅龜粿」紅通通,竟可能是使用了工業色素!元宵節即將來臨,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應景食品共15件,其中就有一件「紅龜粿」被檢出含工業色素「鹽基桃紅精(RhodamineB)」;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最高可處600萬元罰鍰。新北市衛生局針對元宵節市售應景食品進行抽驗,共抽驗15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度使用身體四肢,包括頸、肩、背、腰等,都有可能好發肌肉疼痛、關節磨損等症狀,尤其現代人疏於運動,無形中就累積許多慢性疼痛,長期累積下來恐引發病症,不得輕忽;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誠表示,其實可透過平時適當的伸展運動,有效減少肌肉疼痛與韌帶及關節磨損等情況發生。隨著年齡增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