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慧型腹膜水療 腎病治療新趨勢

智慧型腹膜水療 腎病治療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9歲蔡小姐因高血壓與疑似慢性腎炎而接受血液透析,後來不斷出現高血壓與頭痛症狀。經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林軒名主任診治與密集討論,在開始血液透析半年後,轉換成腹膜透析治療,不僅工作與生活時間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減輕不適症狀,生活品質也大幅提高。

傳統血液透析耗時

林軒名醫師表示,當我們腎臟功能下降,腎絲球過濾率不到5~10ml/min出現尿毒症狀時,目前有三種代替腎臟來排除毒素的方式,包含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以及換腎。而一般常聽到的「洗腎」,其實大部分指的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將身體血液經過透析導管或瘻管引流出來,經過透析機與人工腎臟,利用透析液把血液中的毒素吸附出來。這個方法聽起來直接有效,也可以將毒素或水分快速的清除。然而卻需要大量時間來透析,也需要定期進行血管穿刺,因此有許多人視透析為畏途。

在家就可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自身腹膜取代腎臟清除毒素。將透析導管置入腹腔,每天自行在家中利用導管更換透析藥水或使用居家自動透析機器,晚上就寢時自動交換藥水。跟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長期的存活率是相當的。而且開始透析的前兩年,腹膜透析可以保存病人的殘存尿液(殘留腎功能),相對之下病患預後較佳。

確實清潔 腹膜感染比例低

聽到腹膜透析,最擔心的是感染的問題。目前臺灣腹膜透析感染腹膜炎的比率,約5年才會一次感染。林軒名醫師指出,經驗上來說,感染情況都集中在少數病患。大部分的病人進行腹膜透析的過程中並無感染。就算是得到腹膜炎,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其實只要病人做好確實的清潔與衛生,腹膜感染的比例就會降低。

舊治療新觀念「智慧型腹膜水療」

林軒名醫師給「腹膜透析」這個治療,下了一個新的名字:「智慧型腹膜水療」。林軒名醫師表示,傳統上將腎臟替代療法的兩個選擇,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擺在一起讓病人換做選擇。然而許多資料顯示,這兩個治療其實不是互相衝突的選擇,林軒名醫師建議應該把這兩種治療放在不同的定位。

腹膜透析有諸多生活便利的優點,卻也有透析最高效率不如血液透析的缺點。因此一般而言5-10年後,病患或許需要轉換成血液透析。因此林軒名醫師會跟病患討論,把腹膜透析當作較輕的治療模式,血液透析(洗腎)當作較重的治療模式。也由於上述所提腹膜透析的彈性運用與優點,加上腹膜透析使用藥水來吸附毒素,跟一般血液透析不同,完全不需要「見血」。這不就是「水療」嗎? 林軒名主任給這個治療,一個新的名詞「智慧型腹膜水療」。希望可以讓民眾不要因為聽到「透析」或者「洗腎」有個刻板印象,導致不願意進一步瞭解後續的治療選擇。

切勿諱疾忌醫 擁抱腎利人生

腎衰竭固然是嚴重且讓人心驚的疾病,然而在臺灣現行領先全球的腎臟醫療技術下,不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甚至腎臟移植,病患多半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因此,林軒名醫師建議病人切莫諱疾忌醫,應該儘速就醫與醫師充分討論,其實腎臟病人也可以擁有美麗的腎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全民都在防範H7N9,為加強防護及感染控制訓練,台南市立醫院特別進行院內醫護同仁防護衣穿、脫實地演練,並在當場進行防護衣穿、脫查核,由現場參加的醫護同仁中進行抽查,務必要求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台南市衛生局長林聖哲也親自蒞臨指導;他並指出,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是非常重要,所謂魔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9歲兒童叡叡,每天起床不是因為鼻子癢一直揉,就是鼻水直流、狂打噴嚏,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初期媽媽以為是感冒沒有完全根治,後來就醫診斷,才發現叡叡這些每天起床後的例行症狀,其實都是過敏性鼻炎惹的禍!署立豐原醫院小兒科主任馬志豪表示,一般感冒通常3-5天就會痊癒,但過敏性的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因應H7N9禽流感疫情,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將由15家區域級以上醫院擔任後送採檢及通報窗口,並將籌設特別門診,希望防止疫情再度發生。台中市政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早在市府指揮中心成立後,衛生局即已規劃好就醫通報及採檢流程,並召集中市15家醫院研商設置採檢通報單一窗口等醫療整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有頭痛的現象嗎?別以為吃了止痛藥就沒事,若無法有效舒緩症狀,恐是其他因素所造成;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朝賢指出,尤其是有如雷擊般的頭痛,就有可能是因腦下垂體中風、顱內靜脈竇栓塞、頸動脈剝離,或血管收縮症候群等因素所造成,不得輕忽嚴重性。臨床上,就曾有1名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