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報導 資料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每逢國高中、小學開學,照例是校園大規模開打各類疫苗的季節,例行流感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及最近的Covid-19疫苗,學生集體暈針也常被新聞報導。知名網紅也拍攝影片分享,打完疫苗走出診所,癱軟暈倒,下巴撞地連縫五針,直指是暈針惹的禍。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與其說是暈針,不如說是怕打針,也叫做針頭恐懼症(needle phobia)。有人光看見針頭,就算打在別人身上也暈,在抽血檢驗或是中醫針灸也時有所聞。美國有研究顯示,約有一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討厭針頭、懼怕打針。
暈針屬於疫苗不良事件,出現暈針情形可先坐下或平躺休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Immunization stress related response,ISRR),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
壓力引起複雜的身心症狀。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一般來說,心理緊張不安,致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戰」或「逃」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因為心跳變慢、血壓急速下降,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失去意識,出現暈針的情形。
有的暈針還伴隨發生前驅症狀,例如噁心、冒汗或臉色蒼白。出現疑似暈針情形,應盡可能避免倒下時造成外傷,可嘗試坐下或平躺休息,設法緩解緊張,若症狀持續,應儘快送醫。
判斷是暈針還是過敏性休克?初步可用發作時間來做判定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後瞬間失去意識,也可能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發作。過敏性休克多半是藥物或食物引起,多半在給藥或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而暈針通常是打針完五分鐘內發作。此外,九成過敏性休克會伴隨皮膚癢疹、面部水腫或是舌頭、咽喉腫脹等,症狀還包括心跳加速、血壓急遽下降。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送醫,否則會危及生命。
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疫苗接種後,應在觀察區休息至少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如果曾經發生疫苗過敏的人,由於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則建議至少觀察30分鐘再離開。
預防暈針,先填飽肚子、放鬆心情想要預防暈針,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有助放鬆心情。然而,對於接種有負面經驗,曾經發生過昏厥,害怕打針,以及有焦慮疾患病史者,均屬於接種後壓力相關反應(Immunization stress related response,ISRR)的高風險族群,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4點,有助減低施打疫苗的疼痛與恐懼:
1. 接種前,告知醫療人員:若是高風險族群接種,建議有親友陪同前往,事先告知接種站或醫療機構自身狀況,協助安排合宜的場地,可以有獨立隱密空間,避免等待時間過久,或直接目睹其他人接種。
2. 等待時,不要緊盯著施打者的一舉一動:找人聊其他話題,找點事做,分散注意力。
3. 接種時,做鬼臉或微笑:有研究發現5,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透過牽動臉部肌肉,改善受試者對打針的體驗,減輕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4. 周遭的人別說「打針不會痛」:聽到針頭、疼痛等字眼,非但不會和緩焦慮,反而使接種者更緊張,導致肌肉緊繃,注射時反而會更痛;也不要說「這沒什麼好怕」,企圖淡化、否定他的感覺。可以這麼說:「有人感覺像被戳到,有人覺得像被掐住,每個人感受不同,但通常很快就過去了。」允許他有自己的感覺,營造支持的氛圍,接納尊重他的恐懼。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暈針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後遺症,惟有對疫苗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才能降低對於接種的恐懼。
推薦閱讀: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 因為上帝知道我們有能力愛你,所以把你帶到我們身邊」一位亞斯伯格症候群孩子的母親,內心最真誠的心聲....
這一篇寫給自己也寫給你的,鼓勵! 和旅行一樣我們必須正面思考,旅行必須繼續,人生也是! 一歲多的時候有一天看著你堅持不道歉,站著睡著,我的心中冒出了一些些職業的敏感,看著你神奇地可以記住好幾天前因為調皮而偷藏的物品,卻可以在外婆問起時3秒鐘找出來~ 看著你可以玩...
閱讀詳情 »禁忌!寶寶千萬不能佩戴的五種首飾,我孩子上次因為這樣子直接進了急診室...醫生都氣瘋了!
(左示意圖取自 右示意圖取自寶寶出生了,非常開心,親朋好友們都會來慶祝小寶寶的出生,除了給孩子紅包,還會給孩子買些禮物。現在最多的是金銀首飾,既上檔次又有收藏價值,那麼給寶寶帶首飾要注意什麼呢? 1.首飾上有鈴鐺挂件不適合嬰兒佩戴 有些手鐲腳鐲上會有鈴鐺的垂挂件,小而少會裝飾,但是有...
閱讀詳情 »一歲的女兒染上傷風感冒,德國媽媽的濕毛巾綁腿退燒法,連台灣老媽都說超厲害!
記得兩年前在英國布里斯托,一歲的女兒染上傷風感冒,急忙抱到醫生診所去,只見醫生仔細檢查耳、鼻、喉與胸腔之後,就叫我回去多給小孩開水以及休息,我不解地詢問他為何不開藥?只見醫生比我更疑惑地解釋著:「只要兩天後再來檢查,若沒有併發症產生,讓身體自己去應付,反而能提高免疫力。」果然,七天後女兒不藥而癒。&...
閱讀詳情 »幼兒防曬要注意|Baby's talk 寶寶照護4
健寶最近開始一直想往外跑,Mary只好趁天氣好時帶他出去走走,只是烈日當頭,小兒外出防曬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1. 未滿6個月的寶寶,外出建議以衣物防曬未滿6個月的寶寶,最好不要讓太陽直曬,以免曬傷稚嫩的皮膚。若要外出,建議戴上合適的帽子、加一件薄長袖外套,並使用遮陽傘阻擋紫外線。另外,即使是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