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作者/孫文俊醫師
吳先生最近發現大便不順且帶有血便的情形,原以為是長期坐辦公室,加上運動量不足才造成的便秘,在太太脅迫下,半推半就前來看診。經大腸鏡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第4期的低位直腸癌…過去,低位直腸癌,是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中最困難的位置。困難之處除了因支配直腸的血流、淋巴來自三個系統很容易導致腫瘤的轉移,在解剖位置上,骨盆腔的空間更是狹窄,不像腹腔是具有可擴充性的操作空間。因此,若想要徹底清乾淨腫瘤,通常不大容易,尤其對骨盆腔較狹窄的男性患者或脂肪組織較厚的肥胖患者來說,難度更高。所以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不論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或是傳統的開腹手術,因器材以及解剖位置的限制,光是要將直腸周圍的腸繫膜完整移除,就已經是件十分困難的工作。更不要提切除的腸段與腫瘤的邊界,必須要有相當的安全距離。
近年來發展出經肛門直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 TME),合併腹腔鏡手術及經肛門微創手術,使大部分直腸癌的病人可以保留肛門。由於手術部位靠近肛門,可以更近距離的看清楚腫瘤,也較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控制排便功能得以完整保留。除此之外,被切除的腫瘤可以直腸的傷口移除體外,腹壁上不需要有較大的傷口。
而3D- Ta TME就是使用3D腹腔鏡來進行內視鏡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不但可以有3D腹腔鏡改善傳統腹腔鏡缺乏立體視覺的問題,真實呈現手術內3D視野,提供更為精確的空間定位並且能更清晰顯露出解剖結構、血管及神經走向等,手術可以更精確操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及出血量提高手術的精細程度的好處,對於排便的反射以及性功能的保留都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又可以增加精準縫合的效果,對於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是一個新的選擇。
1、排便習慣改變:突發性便秘或腹瀉。
2、糞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
3、糞便有血或排出粘液。
4、經常出現腹痛或絞痛。
5、貧血:尤其升結腸癌的患者。
6、未減肥但體重減輕。
大腸癌以前好發於50歲族群,現在下降到45歲,20、30歲也不少見,以飲食西化,高油脂、高醣飲食有關,有不少患者也無家族史,加上有半數患者早期無症狀,建議50歲以上患者至少要做1次大腸鏡檢查提早發現、治療。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境外移入再暴增12例! 9男3女就有「6例突破性感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再暴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12例當中就有6例屬於完整接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日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
閱讀詳情 »寵物吃花生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好處多,當心!恐遇黃麴毒素中毒!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U.S. FDA 花生中含有許多營養素(維他命B、E,生物素,礦物質,抗氧化劑,蛋白質)算是一種健康的零食,但玉米、花生和其他穀物等寵物食品,如果遭到黃麴黴菌汙染,恐導致黃麴毒素中毒、肝損傷甚至死亡。 寵物發生黃麴毒素中毒的原因 寵物極易遇到黃...
閱讀詳情 »坐骨神經痛怕脊椎開刀?醫:這手術「1公分傷口」搞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坐下時下背疼痛、屁股有灼燒針刺感,卻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長期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許多病患常會害怕脊椎手術傷口大又恢復慢,導致拖延看診與治療時機。 29歲李小姐近2個月來出現右側下背痛問題,雖然有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卻未能有效緩解。直到至大醫院求診,才...
閱讀詳情 »急性心肌梗塞救命更快 更準! 台大醫院研究「縮短2小時」正確性還更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性心肌梗塞最要人命!但目前普遍使用的心肌梗塞流程需要在「0小時」以及「3小時」檢驗兩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稱為「0/3小時」流程,不但病患必須在急診等待較長時間,造成急診室擁擠,現在更有暴露新冠肺炎風險,台大醫院今(2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使用新型試劑,在縮短成「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