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直腸癌四期了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直腸癌四期了

作者/孫文俊醫師
吳先生最近發現大便不順且帶有血便的情形,原以為是長期坐辦公室,加上運動量不足才造成的便秘,在太太脅迫下,半推半就前來看診。經大腸鏡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第4期的低位直腸癌…
過去,低位直腸癌,是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中最困難的位置。困難之處除了因支配直腸的血流、淋巴來自三個系統很容易導致腫瘤的轉移,在解剖位置上,骨盆腔的空間更是狹窄,不像腹腔是具有可擴充性的操作空間。因此,若想要徹底清乾淨腫瘤,通常不大容易,尤其對骨盆腔較狹窄的男性患者或脂肪組織較厚的肥胖患者來說,難度更高。所以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不論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或是傳統的開腹手術,因器材以及解剖位置的限制,光是要將直腸周圍的腸繫膜完整移除,就已經是件十分困難的工作。更不要提切除的腸段與腫瘤的邊界,必須要有相當的安全距離。

3D-Ta TME低位直腸癌保肛新選擇
近年來發展出經肛門直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 TME),合併腹腔鏡手術及經肛門微創手術,使大部分直腸癌的病人可以保留肛門。由於手術部位靠近肛門,可以更近距離的看清楚腫瘤,也較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控制排便功能得以完整保留。除此之外,被切除的腫瘤可以直腸的傷口移除體外,腹壁上不需要有較大的傷口。

而3D- Ta TME就是使用3D腹腔鏡來進行內視鏡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不但可以有3D腹腔鏡改善傳統腹腔鏡缺乏立體視覺的問題,真實呈現手術內3D視野,提供更為精確的空間定位並且能更清晰顯露出解剖結構、血管及神經走向等,手術可以更精確操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及出血量提高手術的精細程度的好處,對於排便的反射以及性功能的保留都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又可以增加精準縫合的效果,對於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是一個新的選擇。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突發性便秘或腹瀉。
2、糞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
3、糞便有血或排出粘液。
4、經常出現腹痛或絞痛。
5、貧血:尤其升結腸癌的患者。
6、未減肥但體重減輕。

大腸癌以前好發於50歲族群,現在下降到45歲,20、30歲也不少見,以飲食西化,高油脂、高醣飲食有關,有不少患者也無家族史,加上有半數患者早期無症狀,建議50歲以上患者至少要做1次大腸鏡檢查提早發現、治療。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1名西班牙米其林星級主廚成功的利用巧克力,幫助因化療失去味覺的癌症患者再次感受味道與記憶。 味道除了用嘴、舌頭來感受,還有可能通過其它感官幫助感受或回憶嗎?1位米其林星級主廚做到了。他成功幫助因化療失去味覺的癌症患者再次感受到巧克力的味道。 患有卵巢癌的蘇珊娜(Susana Quevedo)因為化療...

閱讀詳情 »

預產期將近或過預產期仍無產兆,媽咪內心一定既期待與寶寶見面,又擔心等待的日子裡,胎兒會不會長得太大?抑或需不需要催生等問題。其實預產期只是參考值,何時會出現產兆、是否需要催生因人而異,本文將提出6項催生常見原因,可做為是否需要催生的參考。預產期的意義 預產期不僅意味著「寶寶可能誕生的時間點」,產檢...

閱讀詳情 »

台灣抗癌藥物研發再創佳績!國家衛生研究院、泰緯生命科技簽署技轉授權,國衛院研發多時、用於治療胃腸道基質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一代抗癌藥物「DBPR216」,交由民間藥廠繼續研發,預計3年內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國衛院指出,實驗證實,不論是於動物體內或體外活性測試,「DBPR216」均展現出良好的抑...

閱讀詳情 »

幼兒長出新牙時,就必須養成潔牙的好習慣,然而,幼兒刷牙需要使用牙膏嗎?幼兒的牙膏又該怎麼選、怎麼用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幼兒也可以使用含氟來預防齲齒,只要留意使用的劑量,即使不慎吞食也不會造成健康疑慮喔!  一般成人大多都會使用含氟牙膏來預防蛀牙,幼兒長牙後也須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