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到底該不該催生? 這6種情況是關鍵

  預產期將近或過預產期仍無產兆,媽咪內心一定既期待與寶寶見面,又擔心等待的日子裡,胎兒會不會長得太大?抑或需不需要催生等問題。其實預產期只是參考值,何時會出現產兆、是否需要催生因人而異,本文將提出6項催生常見原因,可做為是否需要催生的參考。

預產期的意義

  預產期不僅意味著「寶寶可能誕生的時間點」,產檢時醫師可藉由預產期了解「胎兒生長狀況是否與妊娠周數相符」。懷孕滿37周時,胎兒各器官發育已足夠支持其生存於子宮腔以外的環境,而妊娠超過40周可能會有比較多問題,例如:胎盤老化影響胎兒營養吸收,或是胎兒過大不利自然生產等。此外,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相較妊娠40周,妊娠44周胎死腹中的機率高出5倍。

預產期將近沒產兆?我要催生嗎?

  雖說預產期只是參考值,但超過預產期未生產仍然具有一定的風險,足月後預產期將至,若母體與胎兒的狀態良好、適合自然生產,通常會等到40至41周左右。至於是否需要催生,主要仍以胎兒生長狀況與母體狀態來評估,相關說明如下:

(一)胎兒過大

  以亞洲女性的體型來說,若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易增加自然產的風險,例如:肩難產。

(二)胎兒太小

  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因素有很多,若因胎盤血流供應不佳,影響胎兒營養的吸收,必須視妊娠周數與胎兒器官發育狀況,評估是否要讓寶寶先出生。

(三)胎心音與胎動不理想

  胎心音與胎動是觀察胎兒健康與生命跡象的重要指標。

(四)母體高血壓

  懷孕後期若媽咪血壓太高,不但可能影響胎兒養分供給,也可能使母體出現嚴重併發症。

(五)子宮感染

  子宮感染可能會導致宮縮,若收縮強度過大可能造成破水,而增加胎兒感染風險。

(六)胎盤老化

  胎盤老化屬於漸進式過程,最初可能只有部分胎盤出現異狀,隨著妊娠周數增加,再擴展到整個胎盤,甚至出現胎盤鈣化。

  預產期將近或超過預產期時,應多注意產兆與胎動,如媽咪有高血壓的症狀,要特別留意血壓控制,或是有無合併頭痛、頭暈等不適。把握定期產檢,掌握胎兒與母體狀況,若必須面臨催生,孕媽咪也不用過度緊張,因為不論生產方式為何,最重要的是媽媽寶寶都能平安健康。

★原文刊載於2019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8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學校不教、公司不管,一堂最重要的人生必修課 如果,爸媽有什麼萬一 學生時期努力拚學科,通過一關關考試,進了職場,為了努力往上爬,學習各類專業、管理技巧與拓展人脈,到了中年,儘管已是見多識廣的沙場老將,很少人會意識到自己辛苦多年的事業,可能會栽在一堂忽略已久,且從沒人教過的人生必修課。 (圖片為示意圖...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依據美國的統計.約有70%超過50歲以上成年人有夜間腳抽筋的,夜間腳抽筋是因為夜間休息時,腿部周遭肌肉收縮,小腿肚肌肉感到痙攣抽痛,甚至痛醒。 這感覺可持續數秒鐘到十分鐘不等,抽筋自行緩解後,酸痛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有時候是肌肉拉傷造成或姿勢不良造成,另外身體脫水也會腳抽...

閱讀詳情 »

瑞柑現在也只有11歲,去年她無意中摔斷腿就診,醫生在她腿上發現了一個腫瘤,切片檢測後診斷為骨癌。小姑娘不得不接受手術,以及長達10個月的化療,過程中不得不重新學習怎樣走路。可是小女生一直樂觀積極,她說原因很簡單,她和家人都有信仰。 美國亞利桑那州11歲女生瑞柑(Reagan Angers)總是臉上掛...

閱讀詳情 »

先看一眼這位正妹,身材是不是還不錯?臉蛋長得也很正~ 沒錯!你看,她的身上還有一個非常酷的刺青哦! 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會覺得這個女孩酷酷的,前衛又開放,或者… 光是看她的打扮和刺青就有人開始否定她? 但事實上,這個刺青的背後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讓我來慢慢告訴大家這個故事&h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