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最新預估曝光「每日不到20例」 公衛專家也挺726後全台降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級警戒全民快悶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已經喊出7月26日有望降級,國內學者也拿出數據,認為降級應沒問題。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就進一步預估本周最多增加約101例,換句話說,每日確診個案數能壓在20例以下,而下一周會更低,認為7月26日後可以降級至2.3級。

陳秀熙上午是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國內疫情,點出台灣已經超過6周以上Rt值小於1、解封指數達0.22,他認為,7月26日可進一步降至2.3級,在2級警戒的標準下,同時搭配戴口罩、社交距離及精準檢測的措施。

陳秀熙表示,台灣在3級警戒搭配非藥物公衛措施(NPI)、社區檢測的情況之下,Rt值已經大降下降至0.29,且6月5日至7月17日以來,已連續6周都在1以下。

Rt值小於1,陳秀熙強調,表示社區群聚減少、不明感染源減少;另外,台灣每日致死率亦下降,維持在0.2%,康復率則來到5%,種種指標都逐漸穩定,解封指數也已達0.22。

陳秀熙樂觀,國內第1類到第8類公費對象已經有8成以上完成疫苗接種,其中65到70歲年齡層達7成5;75歲以上有7成;維持國家機能者則有6成。目前全球疫苗涵蓋率平均為26%,台灣近期則拚到約23%,對解封跟降級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根據陳秀熙團隊估算,台灣最近一周(7月20日至26日之間),預計會有約101人確診,每日平均小於20人;而下一周(7月27日至8月2日),更有望進一步下降至一周82人。隱性個案方面,近一周預計至多50人,下一周至多36人。

陳秀熙強調,只要篩檢速度夠快,可能產生的隱性個案有可能更少,確診個案也會更少,因此,7月26日以後,疫情警戒是可以降級的,不過由於近期印度Delta變異株在全球侵襲的比例過半,為降低境外移入、隱性個案對台灣社區的影響,他建議2.3級是最好做法,不過入境者仍要持續普篩「一人3採」,降級後,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的措施也不能廢,同時要搭配精準檢測,針對批發市場、農場、大眾運輸等,考慮讓員工及消費者都做檢測。

照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高端審查未錄影 陳時中回擊「早說沒辦法」、「專家不喜被獵巫」

【有影】為高端EUA挨國民黨告 陳時中苦笑:要告是權利、但叫人心灰意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威脅籠罩,國內基層診所開始喊撐不住了!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副理事長蔡昌學表示,受到疫情衝擊,感冒相關科別業績已經掉了一半,皮膚科、骨科等也掉了3成,如果未來還要配合政府篩檢,不能讓基層診所先倒,盼政府給及時雨,提出比照藥師...

閱讀詳情 »

▲男子視力均正常,唯有右眼竟無法向上轉動。(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花眼怎麼換了眼鏡還看走眼?台中一名46歲熟男,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跑去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看東西卻仍然「斜斜的」,還出現兩個影子,到眼科檢查視力均正常,唯有右眼竟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標舞女王」劉真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開刀,沒想到手術中心跳突停,先後靠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續命,正等待換心,外界關注機會有多大?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諶大中表示,過去曾有心臟衰竭惡化病患,裝上「短效型」心室輔助器等待心臟移植,歷經191天...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環境汙染和飲食西化下,台灣過敏兒、氣喘小朋友的人數越來越多,但不少人常以訛傳訛,要大家不要使用氣喘藥物,因為裡頭常含有類固醇,過去的亞洲研究就發現,台灣的氣喘患者是亞太各國中最不規律使用藥物者。其實氣喘患者停止類固醇治療並非不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