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用麻醉類藥品止咳 食藥署籲「五大族群」審慎使用

服用麻醉類藥品止咳 食藥署籲「五大族群」審慎使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咳嗽,是感冒、流感、支氣管炎、氣喘等呼吸道疾病中經常可見的一種症狀,不少人可能會透過止咳藥品緩解症狀。但是,止咳藥品裡面到底含了什麼成分?真的可以安心使用嗎?

兩大類止咳藥品 非麻醉類、麻醉類

食藥署說明,一般的止咳藥品主要分成兩大類,藥理作用機轉如下:

1.非麻醉類(Non-narcotic)止咳藥品:具抑制咳嗽功效,常見主成分為Dextromethorphan,副作用多為頭暈、昏沉,劑型為膠囊劑、錠劑或內服液劑。

2.麻醉類(Narcotic)止咳藥品:抑制咳嗽功效較強,具有低成癮性,常見主成分為可待因、阿片酊,副作用多為噁心、食慾不振、便祕等,劑型為膠囊劑、錠劑或內服液劑。

服用麻醉類藥品止咳 食藥署籲「五大族群」審慎使用

用藥前停看聽 五大族群要小心

麻醉類止咳藥品雖有較強的止咳效果,但因藥品特性,以下五大族群在用藥或購買前應更謹慎確認使用安全:

1.快速藥物代謝者:可待因在人體內會經由肝臟內酵素CYP2D6代謝成嗎啡,少部分人因代謝速度較常人快,服用後可能在短時間內代謝出大量嗎啡,造成嗎啡中毒風險較高。若服用含可待因之止咳藥品後,有極度疲倦、意識模糊或混亂、呼吸困難等疑似嗎啡中毒症狀,應立即暫停使用,並諮詢醫生。

2.哺乳女性:產婦於哺乳期間應禁止使用,因可能對於受哺乳嬰兒造成鴉片中毒之風險。產婦如需使用本品治療,應避免於用藥期間以母乳餵養嬰兒。

3.兒童:

(1)含可待因成分處方藥品:

①未滿12歲兒童:除非無其他適當替代藥品且臨床效益大於風險時,方可考慮使用,且應依年齡減量使用。

②12至18歲具呼吸功能不全的兒童:例如具有神經肌肉疾病、嚴重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及多重創傷或大範圍外科手術等,應謹慎使用。

(2)含可待因成分非處方藥品:

①禁止使用於未滿12歲兒童。

②12至18歲具呼吸功能不全的兒童:例如具有神經肌肉疾病、嚴重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及多重創傷或大範圍外科手術等,應經醫師診治後處方使用。

4.藥物過敏及部份疾病患者:若對麻醉類藥品有過敏史,或患有呼吸道疾病、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應於使用前洽詢醫生。

5.酒精飲用者:因麻醉類止咳藥品主成分可能與乙醇產生交互作用,致使藥效改變,故不得與酒精性飲料併用。

鴉片類止咳藥 長期使用有成癮風險

食藥署提醒,鴉片類止咳藥雖然主成分劑量低、成癮性相對較小,但長期使用仍有成癮風險,因此建議僅為短期止咳使用。另外,該藥品應儲放於兒童無法輕易取得處,避免藥品受陽光直射,並依照醫囑使用,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延伸閱讀】

疫情亮紅燈!感冒喉嚨痛不用看醫生? 醫師:勿讓小病拖成大病

疫情間聽咳就怕? 醫解析「急性、慢性」成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你很容易覺得累嗎?       很多上班族都以為疲勞感來自於工作忙碌,其實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以及錯誤飲食習慣,才是你的疲勞主因。長期持續累積的疲勞,不但會能引發內分泌系統失調,造成各種身體不適,更容易導致肌纖維痛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等身心症,上班族應注重健康飲食,避免...

閱讀詳情 »

吃生魚片一定要就著芥末,這是愛“生吃”的日本人的發明。 近年來,日本料理在國內十分流行,但很多人對芥末的作用還不十分清楚。其實,芥末在日本家庭中就像中國人必備的醬油、醋一樣普遍,而且,除了搭配生魚片,還有很多其他吃法。 綠芥末、黃芥末各有用途 中國人吃的芥末大部分都是綠色的...

閱讀詳情 »

Q:常常用電腦工作的我,近日感覺到眼睛痠痛,另外還有頭痛的情形,是痛到骨子裡的那種,讓我難以思考。但是經過短暫的休息後會讓頭痛緩和些,這是不是自己快要生病的徵兆呢? A:其實不然,用眼過度所造成的頭痛,並非是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徵狀。 人的眼睛的神經分佈的非常豐富,其中包括視神經、動眼神經、外...

閱讀詳情 »

讓《本草綱目》告訴你怎麼吃—— 1.生薑: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在中國,人們食用薑已有3000年的歷史。據《論語》記載,儒家聖人孔子活了73歲高齡,養生方法之一就是“不撤姜食”,他的終年飲食都有姜。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也記述杭州錢塘淨慈寺80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