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未成年接觸菸毒與檳榔 5成來自同儕

未成年接觸菸毒與檳榔 5成來自同儕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為預防年輕人接觸菸品、毒品及檳榔等成癮物質,並傳遞「不吸菸、不碰毒、不嚼檳榔」才是酷又時髦的新概念,食藥署和國民健康署特別共同製作反菸、反毒,以及反檳榔的網路影片,並透過網路互動遊戲,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做的傻事」懶人包來勸誡年輕人,即使是友情,有些東西仍是不可碰觸,以免傷害自己的健康而後悔莫及。

根據食藥署「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發現,12至17歲未成年族群藥物濫用首要原因是「好奇、無聊或趕流行」,其次是「放鬆自己,解除壓力」,第三位則是「不好意思拒絕」。此外,非法藥物的取得對象,主要以同學、同事或朋友和藥頭與毒販為主。

此外,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48%國中生第一次吸菸的來源是同學、朋友或同事;而首次嚼檳榔的來源多是家人及長輩(40.7%),其次是同學及朋友(35.6%)。然而;有56%高中職生首次吸菸來自於同學及朋友,首次嚼檳榔來源則以同學及朋友(51%)最多,其次為家人及長輩(28.6%)。

食藥署將持續與各相關部會合作,針對菸品、毒品及檳榔等成癮物質進行宣導,致力營造一個「健康心生活 無毒一身輕」的環境。民眾如有菸品相關問題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專線或上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毒品相關問題,可撥打免付費戒毒成功專線;如需要更多藥物濫用防制訊息,可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反毒資源館」查詢。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2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人都知道小腿浮出青筋的靜脈曲張,是久站久坐族需要注意的疾病;但是,你知道搬重物的勞動族群也有可能患有靜脈曲張嗎?22歲的阿傑在工地工作,每到傍晚小腿便開始腫痛,到了晚上睡覺時更會抽筋,就醫後確診為靜脈曲張,且醫師建議要進行手術治療。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洲傳出發生血栓疑慮,加上擔心副作用,國內公費牛津AZ疫苗施打人數不佳,昨(20)日傳出1名60多歲男性,接種疫苗後16天出現血管炎與間質性肺炎,入住加護病房治療,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曾討論,目前無法完全排除與疫苗關連,要有後續更多資料。 指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0)日新增來源不明新冠確診個案(案1078與案1079),今(21)日確診後採檢結果出爐,Ct值都下降、抗體呈現陰性,顯示體內病毒量增加,仍屬疾病初期,接觸者採檢中已有132人結果為陰性,要完全排除本土感染,須等全數陰性才能確認,同時要釐清是否為機上傳染,或是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看似冰冷的統計數據,卻是給付新藥的推手,從2005年至今,高達6,550篇研究採用健保大數據,不僅用於學術領域,也改變了健保藥物給付政策,眾多B肝患者因此得以給付抗病毒藥物,控制體內病毒量,大幅降低日後健保醫療支出。 「健保大數據是個寶庫」健保署企劃組科長趙偉翔說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