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新增36,168例本土病例,45例境外移入,包含例落地採檢;同時新增10例死亡。


從2022年1月1日至昨(5)日有206,134例本土病例,輕症與無症狀者共有205,597人,中重症共有87例,另有10例死亡。今日有9人解隔,共有91人解隔離。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在99.74%。(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10人死亡 最年輕僅30歲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死亡個案有10人,年齡為30多歲到90多歲,6女4男,有3人完全沒打過疫苗,4位接種3劑疫苗。最年長的是90多歲;80多歲者有7位,多有慢性病史,合併新冠感染後出現呼吸衰竭。較特殊的是有1位90多歲女性,死亡主因是跌倒造成硬腦膜下出血,另1位是心肌梗塞,因為有驗出新冠病毒,雖可能非主要死因,仍列為死亡個案。另有部分年長個案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意書,多在使用氧氣面罩後,未插管。


今日年紀最輕的死亡個案是30多歲男性,未接種任何新冠疫苗,有泌尿道結石病史,平時獨居,被他人發現在住處昏迷不醒,送醫急救無效不幸過世,診斷為急性呼吸衰竭與新冠肺炎感染。因有驗出病毒,列入死亡個案,但昏迷之原因是否與病毒有關正在釐清。


另外重症者部分,年紀最小的還是小學生,還不能接種疫苗的年齡。該兒童有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的疾病,在染疫後出現呼吸窘迫,目前正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治療。另外日前1位重症的幼童,情況有改善,羅一鈞請各界放心。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今日死亡個案有10例,最年輕的是30歲。(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年本土中重症的年齡分布,這週增加大約14萬例本土病例。羅一鈞表示,現在的本土病例年齡層與過去相近,確診者多為20到50多歲,0到9歲也增加11.7%。中重症537例。有一半的人為80歲以上,中重症率最高的是90多歲,高達16%。另外80多歲的中重症率為6.97%。中重症與致死率是因年齡層而升高,建議及早接種疫苗或是盡量避免染疫。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1月至今累計中重症以上個案有537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隨著本土病例與中重症增加,目前配發給各縣市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是否足夠?陳時中表示數量相當充裕,羅一鈞表示目前使用1058人份,這週已發出27萬人份的Paxlovid到全台的188家專責醫院、22家應變醫院與57家核心藥局,各地醫護都能夠領藥;莫納皮拉韋至今用了519人份,目前所有口服藥庫存還有35萬人份的藥物,後續有35萬人份的藥物將到貨。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條件 陳時中重申內容


昨(5)日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視同確診」時,很多人誤以為是全部人都適用;陳時中強調,並非全部的人都適用,僅有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者,因為這些人在檢疫期間,染疫機率高,因此醫師如有認定,就是確診。新定義在5月12日上路。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指揮中心重申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居家簡易者的「快篩陽視同確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目前專責病房總數為9,123床,目前的空床數有5,106床,空床率56.0%;中央集檢所沒有新增,總床數維持7,170床,空床率32.3%;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增加到41家,總床數開至4,296床,空床數1,307,空床率30.4%。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目前專責與負壓隔離病床還有56%的空床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至6日12時止,全國可販售快篩試劑的機構共有4952家,可販售44.8萬份;今日全國共販售21.3人份快篩試劑。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今日全國共販售21.3人份快篩試劑。(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5月5日COVID-19疫苗接種89,235 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85.13%、第2劑80.36%、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84%、追加劑接種率61.03%(若以符合追加劑接種間隔人數統計約85.54%)。


落地採檢陽性率偏低 越南陽性率降回低點


昨(5)日採檢22航班共1430人,有22人陽性,陽性率1.54%;今日上午採檢13人,無人陽性。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昨日採檢22航班1430人,22人陽性,陽性率1.54%。(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今日上午採檢13人,無人陽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36168青壯男家中昏迷死亡 陳時中重申確診條件

▲今日新增36168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有45例,另有10例死亡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視雷射手術精進,愈來愈多眼鏡族拋開厚重眼鏡,術後重回正常視力,也省去更換隱形眼鏡的不便。醫師提醒,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前,一定要充分檢查評估,提醒患者檢查前一天,暫時停止配戴隱形眼鏡。 全台千萬人有近視 天天低頭滑手機,近視族群愈來愈多。據統計,國內約4成3的民眾有近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癌細胞擴散,脂肪竟然是幫兇!國際研究發現,脂肪利用率提升,便會發揮為癌細胞「造橋鋪路」功能,增設「淋巴管」,讓癌細胞更容易擴散。未來若能研發藥物,減少脂肪利用率,說不定就能減少淋巴管增生,避免癌細胞轉移、流竄。 脂肪幫助淋巴管生成 癌細胞更會轉移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天到晚肩膀痠痛,可能不只是疲勞、肌肉使用過度造成。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心臟病高風險群族較容易產生肩膀疼痛、旋轉肌受損等問題。 研究作者家庭與預防醫學科教授克爾特‧赫格曼指出,一個人常有肩膀旋轉肌毛病,可能是一項警訊,代表身體或許還有其他問題,這些人應該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胸悶不在意,心肌梗塞要你命!57歲的鄭先生,過去有高血脂及高血糖的病史,平時有規律跑步、打高爾夫球等運動習慣,平時只偶有胸悶,因自覺沒有任何不舒服,鮮少接受健康檢查,最近健檢意外發現有中高度心血管疾患的風險,有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和迴旋支中度阻塞,立即接受治療,在狹窄處各放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