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疫情再起 青少年為什麼一定要打疫苗?醫師曝危險數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度升溫,這一波校園也是重災區,全台各地多所學校都發生確診事件,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鍾曜任就提醒,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盡快到院所施打,因為一旦青少年確診COVID-19,已施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為11%、不施打者則高達42%。

面對疫情,除了口罩、酒精不離身之外,這一波青少年更要注意打滿疫苗了沒!因為指揮中心已經在3月25日將莫德納第一、二劑接種年齡下修至12足歲以上,第三劑仍維持滿18足歲並建議第一二劑間隔12周(84天),就是希望有更多符合資格的青少年可以接種疫苗。

青少年為什麼應接種COVID-19疫苗?鍾曜任強調,關鍵在於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重症,根據外國報告,在Omicron肆虐下,0到19歲的確診比例上升4到8倍之多,且若青少年確診,沒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高達42%,提醒家長與12到17歲青少年應盡速施打疫苗,才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美國監測12到20歲的青少年接種疫苗後的狀況,發現其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大多僅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及肌肉痠痛等症狀。

鍾曜任強調,國外大型COVID-19疫苗接種研究報告評估利弊,建議青少年接種,尤其目前針對12歲以下幼童的疫苗尚未問世,鼓勵同住家人可以先行施打疫苗,有效降低COVID-19於家庭內的傳播,進而保護自己與兒童降低感染風險,增加疫苗覆蓋率。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境外確診太多 指揮中心:專責病房可以兩人一室!

國民女婿「請假洗髒衣」惹全國關注還逼婚 羅一鈞回應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以來,台大醫院今(21)日宣布該院施打正式超過30萬人次。台大醫院也針對國人選擇第三劑疫苗的偏好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普遍出現「一針打到底」的現象,除了AZ因指揮中心政策建議不宜連打三劑之外,多數人都選擇「三莫(莫德納)」、「三B(BNT)」以及「...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腎臟病基金會(AKF) 美國腎臟病基金會,推出烹煮15分鐘上菜食譜-照燒鮭魚佐鮮蔬,富含高蛋白、其中礦物質磷、鉀、鈉皆屬中等含量,有需要的朋友們,一起走進廚房動起來,為家人準備一道豐盛的菜餚吧! 準備時間:20分鐘;烹飪時間:15分鐘 準備食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57歲許先生常感腹部悶痛與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在每次服用胃藥後疼痛稍有舒緩因而不以為意,直到1年多前腹痛難耐,才驚覺不對勁,進一步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晚期胃癌。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表示,胃癌排名為台灣癌症10大死因中第6名,初期症狀難以...

閱讀詳情 »

大吃大喝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紓壓的方式,不僅口腹之慾得到滿足,心靈上也感覺到開心愉悅,尤其是冬天,天氣一冷就想要大吃大喝,太頻繁的大魚大肉,飲食不節制會導致身體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導致血脂難以控制。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指出,高血脂與高血壓一樣,初期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惡化後會出現急性且危險致命的併發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