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疫情再起 青少年為什麼一定要打疫苗?醫師曝危險數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度升溫,這一波校園也是重災區,全台各地多所學校都發生確診事件,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鍾曜任就提醒,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盡快到院所施打,因為一旦青少年確診COVID-19,已施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為11%、不施打者則高達42%。

面對疫情,除了口罩、酒精不離身之外,這一波青少年更要注意打滿疫苗了沒!因為指揮中心已經在3月25日將莫德納第一、二劑接種年齡下修至12足歲以上,第三劑仍維持滿18足歲並建議第一二劑間隔12周(84天),就是希望有更多符合資格的青少年可以接種疫苗。

青少年為什麼應接種COVID-19疫苗?鍾曜任強調,關鍵在於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重症,根據外國報告,在Omicron肆虐下,0到19歲的確診比例上升4到8倍之多,且若青少年確診,沒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高達42%,提醒家長與12到17歲青少年應盡速施打疫苗,才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美國監測12到20歲的青少年接種疫苗後的狀況,發現其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大多僅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及肌肉痠痛等症狀。

鍾曜任強調,國外大型COVID-19疫苗接種研究報告評估利弊,建議青少年接種,尤其目前針對12歲以下幼童的疫苗尚未問世,鼓勵同住家人可以先行施打疫苗,有效降低COVID-19於家庭內的傳播,進而保護自己與兒童降低感染風險,增加疫苗覆蓋率。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境外確診太多 指揮中心:專責病房可以兩人一室!

國民女婿「請假洗髒衣」惹全國關注還逼婚 羅一鈞回應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秋天是柿子的季節,黃澄澄的柿子讓人食指大動,但你知道吃柿子要注意哪些重點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柿子中含有鞣酸成分,容易與酸性物質交互作用造成腸胃不適,也會影響鐵質吸收,在食用時宜多加留意。  秋天又到了柿子收成的時節,在食用香甜的柿子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

閱讀詳情 »

你是不是有以下幾種經驗:只有在早上(晚上)才會精力充沛或沒有特別忙,卻一直感到很疲勞,甚至跟以前相比,一旦感冒,要過了很久才好。如果具有上述其中一種症狀,小心,「腎上腺疲勞」已經找上你!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如果你有這些症狀,小心,「腎上腺疲勞」已經找上你! ...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什麼?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中國搶貨,還會再延後1個月開打?如果看到這個謠言千萬別散播、轉發,否則當心挨罰!疾管署今(29)日發出嚴正聲明,駁斥這根本是不實的謠言,公費流感疫苗將如期在11月15日開打,也沒有所謂的中國搶貨之說,呼籲民眾勿再散播或轉發,...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延遲公布疫苗選株結果,導致全球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大遲到,國內更首度出現自費疫苗比公費疫苗早開打的現象,擔心孩子還沒打到疫苗就先中招,意外點燃一波搶打潮,首批自費疫苗10萬劑已傳出預約不到的狀況,疾管署今(29)日出面喊話,要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