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李登輝驚傳跌倒!遠離5大危險因子,做這1招養肌防跌

高齡95歲的前總統李登輝驚傳跌倒送醫,所幸台北榮總醫院醫療團隊初判未骨折,只有額頭碰撞傷,但因跌倒時碰撞導致鼻腔出血,救護車上已經止血無大礙。專家表示,老人最怕跌倒,包括急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律不整;慢性疾病如失智症、關節炎、白內障,以及藥物影響與外在環境因素等5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平時可以適度練習養肌防跌的推荐動作。

李登輝驚傳跌倒!遠離5大危險因子,做這1招養肌防跌

跌倒也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前總統李登輝驚傳跌倒 所幸未骨折無大礙

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表示,前總統李登輝看電視起身時摔倒,導致右側眉骨上方碰撞、鼻腔內側出血,不過目前意識非常清楚,感謝各界關心。鑑於李登輝長期以來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服用抗凝血劑等多種藥物,因此目前醫療團隊正在重新規畫調整用藥。

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台灣進入了高齡社會,統計至今年3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已超過14%,而跌倒也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的跌倒發生在室內,且正在走路中。地點大部分在浴室、臥室和廚房。約10%在上下樓梯,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容易發生。

【老年人跌倒5大類危險因子】:

一、內在因素:包括因年齡增加所產生的生理功能的退化、急性疾病、慢性疾病和藥物影響等。

1.生理功能的退化:年老往往視力減退、肌肉質量減少、無力、關節穩定度降低、平衡失調導致步態不穩。

2.慢性疾病:包括姿勢性低血壓、失智症、憂鬱症、關節炎、白內障、青光眼、失聰、失眠等,都會增加跌倒的危險性。

3.急性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腦中風、癲癇發發作、貧血、電解質不平衡等,也可能是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

4.藥物影響:還有一些用藥問題也要注意,包括鎮靜劑、抗憂鬱症藥物、血管擴張劑、高血壓藥物等,要注意可能產生感覺遲緩、眩暈等副作用,而不小心造成跌倒。

二、外在因素:包括環境等因素。例如走在傾斜地面、室內光線不足、沒有無障礙設施如扶手裝置等,也都會增加老人跌倒的危險。

預防銀髮族跌倒 環境要加強許多安全措施

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對於老人加強防跌等措施,一直都是銀髮族在安全照顧時強調的重點。除了醫院外,一般居家和日常生活中,在預防病人跌倒措施的介入很重要,特別是在環境要加強許多安全的措施,如:長者高跌倒危險因子評估與照護計畫、居室的地板防滑及避免潮濕、床鋪側邊護欄拉起及間隙縮短、活動空間的燈光要明亮,以及走廊通道科以增加扶手協助等,都可有效預防銀髮族跌倒的意外發生。

李登輝驚傳跌倒!遠離5大危險因子,做這1招養肌防跌

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林錫波教授說明與該校角力隊學生示範深蹲動作。

強化肌力和平衡力 降低跌倒的機會

此外,透過平日的運動以強化肌力和平衡力,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跌倒的機會。建議一般民眾,尤其是老年人居家可先試行:深蹲、伏地挺身等支撐自身體重的運動,待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嘗試增加使用彈力帶(球)來增加阻力。

一般老年人在家裡也能做的深蹲運動:深蹲能夠有效訓練到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下列動作是以初學老年人為主,每週以三次為原則,每次每動作以三組為原則,每組以不超過10下為一組,隨訓練時間的增加,當身體機能增進時,可調整每下的重量和支撐的時間,以不造成身體受傷為原則。

【深蹲動作說明】:

雙腿分開站立與肩同寬,挺胸夾背,雙眼直視前方,雙手輕扶椅子,曲膝身體下蹲,曲膝時吸氣,膝蓋彎曲以不超過90度為原則,當膝蓋挺直用力時吐氣,膝蓋彎曲以不超過90度為原則,重複上述動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701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位小宏(化名)患有思覺失調症,不但家人無法諒解,甚至相愛多年的女友也因此離開;加上持續受到症狀干擾,不斷出現幻聽、妄想等精神症狀,讓小宏無法維持工作。所幸,經衛生所派員多次訪視及協助,衛教家屬正確的疾病及服藥遵從性觀念後,現在小宏已學會和症狀共處,漸漸恢復正常生活。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僅39歲的日本人丹野智文,確診年輕型失智症,他從徬徨無助,到以樂觀的態度繼續面對人生,同時擔任日本RUN TOMO大使,亞東醫院日前特地邀請他分享罹病的心路歷程。他說,期望社會大眾以開放樂觀的態度,透過愛、關懷及陪伴,使失智症者及其家屬得到鼓勵及幫助。公司、家人支持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統計,105年臺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中,口腔癌死因排名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共有180位市民因口腔癌死亡,其增幅達8.5%。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凡30歲以上,現行吸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應每2年至醫療院所進行口腔黏膜檢查,以保障自身健康,遠離口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50歲的王姓婦人,平時喜歡穿尖頭鞋,多年來,雙側大小腳趾與腳掌因摩擦累積不少厚繭。近期,厚繭的部位只要輕觸就會疼痛,造成行走不便,因此王姓婦人自行購買雞眼貼布,貼在厚繭處,起初疼痛的情況明顯紓緩許多,但後來因使用不當,造成好幾處破皮傷口,所幸及時就醫,經醫師指示照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