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吃完大餐後,突然肚子痛到無法言喻,而且還有點噁心想吐嗎?小心,你可能不是胃食道逆流,而是急性膽囊炎啦~

 在〈大吃大喝好開心 小心急性膽囊炎找上你〉中,我們已經聊過了急性膽囊炎的危險族群及症狀,那麼若是真的被診斷出是急性膽囊炎,醫生將會如何治療呢?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方式

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送院治療確診為急性膽囊炎後,醫生會先給予患者靜脈輸液或者是抗生素,先為患者緩解症狀,讓患者不要繼續痛到天崩地裂。再來便必須面臨兩個選擇:膽囊切除及膽囊引流。

由於急性膽囊炎是因為膽結石卡在了膽囊管中,這通常會反覆發作,所以若是情況允許,醫生通常會建議要開刀切除膽囊。

但也有部分病人因身體狀況或是有其他疾病等不適合當下動手術,那麼醫生就會先幫病人進行膽囊引流,將不正常分泌的膽汁排出體外,減緩發炎的症狀。之後再安排時間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術後的影響

切除膽囊後其實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影響,因為膽汁其實是由肝臟分泌的,只不過少了膽囊就少了儲存膽汁的地方,所以膽汁會直接進入消化系統,也就變得比一般健康的人更容易拉肚子。也由於少了儲存膽汁的地方,所以會對消化高油脂食物有影響,因此飲食需要比正常人更注意一些,不過其他部分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以小編自己的媽媽為例,在切除膽囊後一樣可以正常生活,但是只要吃完飯後必定會去跑廁所,或是在吃完大餐後也很容易抱著馬桶不放,如果在家裡還好,在外面就非常不方便。所以大家還是要盡量健康飲食,不要有膽結石或急性膽囊炎的狀況發生會比較好唷!

該如何預防呢?

 既然膽囊炎會讓生活變得如此不便,那麼應該要如何預防呢?

 1.餐餐七分飽

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切除膽囊後,由於消化功能會變弱,所以應該避免吃太飽以減輕膽囊的負擔。另外也應該避免暴飲暴食或是過度節食,例如:今天參加婚宴就吃到肚子撐到快要走不動,明天在家休息就整天都不太進食,進食量如此不穩定一樣會造成身體消化的負擔、導致結石的發生,進而提高發生膽囊炎的可能性唷!

 2.為避免急性膽囊炎,飲食應以清淡、高纖為主

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由於高油脂的食物會使膽囊過度分泌膽汁,所以平時飲食就應該要盡量以清淡為主。而高纖維的食物,如:全麥麵包、燕麥片、菇類、豆類、苦瓜、芭樂等,因為纖維質高會減緩身體消化的速度,所以會讓膽汁的分泌比較穩定,相對來說也比較不容易造成膽結石的情況發生。

 3.多運動

學到這三招 急性膽囊炎逮就補

肥胖是膽囊炎的高危險族群,所以平常就應該多運動以減輕身體負擔,也能幫助身體消化食物。若本身已是膽結石的患者,反而不適合過度運動,否則容易誘發急性膽囊炎的發生。所以建議大家要找專業的教練諮詢,才能依照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調配不同的運動唷!

 膽囊炎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所以平常只要多運動、健康飲食,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就不用擔心這樣的症狀發生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4名個案都在新北市;媒體報導8月24日台北市將開放住宿式長照探視,但中央沒有給出指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三會公布討論結果。 ▲8月23日新冠肺炎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73歲羅先生因胸痛且合併後背痛及冒冷汗至長安醫院心臟科就醫,因為症狀像極了主動脈剝離,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掃瞄結果顯示導致羅先生胸痛的原因竟然是總膽管結石,轉由肝膽腸胃科蔡松茂醫師會同余承儒主任進行手術取出結石,病人的症狀立即得到改善。 上腹痛、發燒、黃疸 為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癌、婦科癌症、攝護腺癌的治療,如:手術、放療、藥物治療等,都可能會影響到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尤其是「性生活」。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一旦受到影響,恐會不利於癌症的長期治療支持,其中癌症治療後常見的親密關係問題:乳癌、婦科癌症:性慾降低、陰道濕潤度降低、陰道變小、性交疼痛。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穩定,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COVID-19加強監測方案」,首次採用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調查,預計抽樣5,000個檢體,預計2.5個月會有結果,例外,社區監測、汙水、機場、進口食品也都加強。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針對4至7月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