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杜絕茲卡病毒入侵 對抗Z病毒的戰爭

杜絕茲卡病毒入侵 對抗Z病毒的戰爭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三年前由美國明星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World War Z」(末日Z戰)描述一個因感染不知名病毒後,人類變為喪屍(Zombie)的恐怖末日世界。當然,自然界不可能有這麼強大的Zombie病毒能完全改變一個人。在末日Z戰上映後的兩年,一種名為茲卡(Zika)的病毒,以其能造成新生兒小頭症而颳起全球另一波對抗Z病毒的戰爭。

感染茲卡病毒 胎兒腦部恐不正常

茲卡病毒首次大規模流行是發生於2007年西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49例為茲卡病毒感染的確診病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茲卡病毒疫情,但沒有因感染病毒而住院或死亡的嚴重患者。2015年初從南美洲巴西開始爆發茲卡病毒感染疫情,與此同時發現許多懷孕婦女在感染茲卡病毒後產下腦部發育不正常的死胎或新生兒。

藉由蚊子叮咬及性行為感染

茲卡病毒通過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而傳播。當蚊子叮咬過病毒攜帶者後,下一個被叮咬的人就會被感染。除蚊蟲之外,世界衛生組織還證實在精子當中發現了茲卡病毒,因此經由性行為亦可能感染。蚊蟲叮咬人後,經過3~12天的潛伏期後發病。發病後充分休息、補充足夠水分,一般沒有生命危險。過去雖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案例,絕大多數有症狀感染者不需住院即可痊癒。

避免蚊蟲叮咬、不去疫區旅遊

茲卡病毒目前尚無疫苗或藥物治療,主要預防辦法如同登革熱一樣;避免蚊蟲叮咬,平時做好蚊蟲清除工作,以及使用紗窗紗門隔絕蚊蟲。盡量不去疫區旅遊。有鑑於性行為可以傳播茲卡病毒,去疫區旅遊的男性若無症狀,離開流行地區後2個月內性行為應使用保險套,若有症狀則需延長至半年。女性若有懷孕計畫,不論有無症狀皆建議延後八週,若已懷孕須每四週定期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以追蹤胎兒生長情形。

阻絕茲卡病毒在台灣生根

目前台灣僅有的二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皆為境外移入,尚無蟲媒傳播造成本土疫情的報導。和末日Z戰的故事情節不同,這次Z戰的對象是身分確定的茲卡病毒,傳播媒介也不是面目猙獰的喪屍。在疫苗研發上市之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阻絕病毒在台灣生根,做好病媒蚊數量控管以及避免被蚊蟲叮咬。(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尷尬,煮熟的大豆難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並且會使腸胃脹氣。人們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後來,用鹽滷點制豆漿而發明了豆腐。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015年國際營養及運動學術會議」於今(21)日在台盛大舉行,在為期4天的議程中,邀請來自23個國家、31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以及350位與會者,透過食品營養、運動與心理等3方面,不同領域專業知識進行分享及討論。 大會主席、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沈立言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抓著毛巾扭腰擺臂,這是亞東醫院獨創的「花園團體復健」,畫面中每位長者,個個皆曾為行動不便所苦,但現在的他們,生龍活虎的步伐與姿勢,健康與開心皆在不言中。一般傳統復健僅與冰冷的機器或器材互動,很容易在一段時間之後失去維持的動力與信心,團體復健則是由治療師同時指導6至8位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11歲的小蓁在9歲時就被診斷出罹患好發於中老年婦女的卵巢癌,且發現時已是第三期,小小年紀便接受手術切除左邊卵巢及化療,經歷許多痛苦卻不放棄求生希望。在接受化療時,小蓁經常嘔吐及腹瀉,甚至一天高達20幾次,體力下降,免疫力急遽下降,白血球指數未達標準。 在這個時候小蓁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