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染愛滋太晚就醫 北市去年4人死亡

染愛滋太晚就醫 北市去年4人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是男同志就不會染愛滋?去年台北市共有4名愛滋感染者,拖到發病、病倒時才不得不就醫,最終以悲劇收場。專家表示,民眾對愛滋病仍有刻板印象,以為同志、性工作者才會罹病,即使有危險性行為也不願篩檢,直到發病才就醫。
3成愛滋感染者 確診已發病
回顧102至104年,台北市新增愛滋感染者分別為402人、375人、365人,雖然愛滋疫情暫時獲得控制;但進一步分析104年的365位新增感染者中,有109人在同年通報愛滋病,占新增感染者的29.8%,其中4名感染者在發病就醫時,因病情嚴重而過世。
社會存有刻板印象
為什麼拖到發病才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莊苹推測,此現象可能是民眾的刻板印象,總將感染愛滋貼上男同志或性工作者的標籤,從不認為自己會感染,而輕忽安全性行為的重要;也可能是明明知道自己有感染愛滋的風險,但因害怕真的感染,將會面對許多不可預期歧視,而不願面對篩檢。
危險性行為應篩檢
莊苹強調,現今愛滋病有如慢性病,已經不是難以控制的疾病,透過早期篩檢得知是否感染,可早期服用抗病毒藥物,讓體內病毒量降到測不到的程度,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傳染,建議民眾一旦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一定要在6至12周後的空窗期接受HIV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5歲羅老先生因雙耳失聰過了一年多「黑白人生」,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為他裝電子耳恢復聽力。羅先生打電話給老朋友,還被誤為「詐騙集團」。現在他聽力跟溝通完全沒問題,歡喜重拾健康生活。 一年多前失聰 溝通全靠筆談 羅老先生是國術九段高手,60多來工作之餘勤跑社區...

閱讀詳情 »

▲什麼是銀髮友善食品? 所謂的「銀髮友善食品」,簡單來說就是指符合銀髮族需求,且方便容易料理的食品。臺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人口結構型態的變化,將引發飲食需求樣貌的改變。為了更貼近銀髮長者的飲食需求,農委會這次舉辦的評選活動,將針對使用臺灣在地農產原料且符合食品安全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53歲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僵直性脊椎炎之苦,前陣子在工作時幫忙同事拉樹藤,事後覺得頸椎痠痛,當晚頸部延伸至兩肩不斷抽痛,頸部延伸雙肩胛疼痛加劇,就醫後進行電腦斷層檢查,醫生告知頸椎第6/7節交界處骨折,因頭部的重量將骨折的地方拉開,導致頸椎上下錯位,開刀困難。 下巴越靠近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不少青少年、小孩希望透過打籃球、運動,讓自己長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提醒,小孩大量喝含糖飲料,容易干擾生長激素、影響身高發展。當然,不只飲食、生活習慣影響身高,疾病也是重要因素。像生長激素缺乏、罹患透納氏症候群等,都會造成身高發展遲緩,此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