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染C肝不治療苦的不只是肝! 最新研究曝6大癌症死亡風險齊飆高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染C型肝炎,不積極治療,苦的不只是「肝」!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今(23)日提醒,根據最新大型研究以及國人癌症登記報告發現,C肝患者不但罹患惡性淋巴瘤風險高於常人2倍,更會增加多種癌症的死亡風險,包括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甲狀腺癌、急性白血病等。呼籲民眾千萬不能拖延。

為達成2025年消除C肝的目標,衛福部2017年起每年編列全口服新藥治療預算,健保全面給付療程,只要8或12周,治癒率可達98%。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經歷3年努力,全台原先40萬的C肝患者,累計已有近10萬人透過全口服新藥治療C肝,其中今年就有2.5萬人陸續接受治療,2025年消除C肝的目標,正在穩健往前走。

積極治療C型肝炎十分重要!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強調,治C肝一舉數得,因為台灣本土大型研究發現,感染C肝後,體內脂肪代謝改變及血管硬度增加,與一般人相比,不僅糖尿病、腎臟病會惡化,心及腦血管疾病、三高風險也會增加而提升死亡風險。

簡榮南表示,更重要的是,根據最新大型研究顯示,C肝患者罹惡性淋巴瘤風險高於常人2倍,更會增加多種癌症的死亡風險。2019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中,C肝直接或間接增加死亡風險的癌症,即有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3項,死亡風險倍數分別為21倍、4倍、4倍;且C肝患者罹甲狀腺癌、急性白血病死亡風險倍數也有8倍及32.3倍。

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說,2017年1月全面開放C肝全口服新藥以來,每月平均約有4千人接受治療,去年治療了4.5萬人,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截至7月15日前,僅有約2萬3千人已完成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每月治療人數掉到3千人。

蒲若芳強調,推估國內目前仍有約15萬C肝患者不知自己已感染,未來要消除C肝,需要有效率找出C肝患者,除了45歲以上、居住在C肝高風險潛勢地區的民眾以外,合併有代謝性症候群、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民眾更應積極追蹤、確認自己是否有感染C肝病毒。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四漲」方案曝光 最早喊漲的陳時中變低調:還沒定案!

疫情進入「搶疫苗大戰」 陳時中透露:備妥187億銀彈買疫苗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今天行政院召開緊急記者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天開始新北市、台北市升級為防疫第三層級。電影院、展覽集會、公有場館暫停開放。陳時中說,餐飲場所要求實聯制,店家可多利用外送來維持營收,若無法做到實聯制的餐廳必須關閉。小吃攤、夜市也必須做到實聯制和定時消毒。台灣疫情升溫,單日累計180例本土確診。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減重瘦身,近來間歇性斷食十分風行,但你真的適合嗎?門診就有一名30歲男子,才剛開始嘗試間歇性斷食不到2天,竟引發腹部劇烈疼痛,被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如果放任發炎,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緊急施行微創膽囊全切除術後恢復良好,3天後平安出院。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老人事故傷害死因,多數怪它!根據2019年全國與台北市死因統計顯示,跌倒分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第1位。而衛福部調查更發現老人跌倒受傷主要原因前2大殺手就是「滑倒或絆倒」(43.2%)、「失去平衡或頭昏」(37.1%)。專家建議,老人家平常可多做簡單...

閱讀詳情 »

「身體累積的壓力,頭皮最知道」專研醫學美容與婦科中醫師彭燕婷表示,維持身體五臟六腑運行的十二經絡,都會循行彙集在頭部,頭皮的緊繃程度,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氣血狀況。對此,SPA業者詩嫚特也指出,現代人在生活節奏太緊湊或工作壓力下,時常有身體痠痛、頭痛或失眠等多種健康問題,已成當代文明病,建議定期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