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取代肺癌變全球癌王 漏盯「血糖」恐害罹癌風險多4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12月公布,乳癌已躍居全球常見癌症的第一名,取代原來的肺癌。而想預防乳癌上身,還得盯緊血糖,醫師提醒,除了家族遺傳,高血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乳癌機率,比一般人提高2到4成,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婦女,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乳房篩檢。

乳癌一向是台灣女性的最大殺手,自2006年起就高居女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確診約1萬4千人,相當於每3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也較其他癌症早。

立達診所乳房外科專科醫師張容蓉提醒,台灣乳癌的風險因子,除了家族遺傳之外,醫界近年來研究更發現糖尿病與乳癌之間的關係密切,共同危險因子就來自於高血糖。

2011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大型研究就發現,空腹血糖略偏高(100至125 mg/dL)的前期糖尿者(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26 mg/dL),死於乳癌等癌症的風險明顯升高。且包括肥胖,偏好油炸、含糖飲料的不健康飲食,以及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型態,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

糖尿病為什麼會誘發乳癌?張容蓉指出,有可能是來自於胰島素阻抗、高血糖以及身體長期處於發炎,還有就是肥胖、不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提高了乳癌等癌症的發生機會。尤其第二型糖尿病在過去十年來的全球研究顯示,發生乳癌在內的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明顯比一般人高。

張容蓉說,第二型糖尿病患絕大多數屬於肥胖,肥胖人的體內常有過多脂肪細胞,極易釋放某些成分引起發炎反應,讓身體對胰島素的正常反應變差,惡性循環下都可能造成癌細胞增生。因此,糖尿病患千萬不要任意停用降血糖藥物才能保護自身,降低罹癌風險。

張容蓉提醒,高血糖與糖尿病患是乳癌的高危險群,生活要做到下列要點,才能擺脫乳癌風險,包括:定期進行乳癌篩檢、積極控制體重、減糖飲食、多吃白肉與五穀蔬食、規律運動、禁止抽菸、減少飲酒。

照片來源:立達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內外疫苗陸續簽約 陳時中鬆口:採購可加碼到3500萬劑

陳時中預測全球解封在明年初! 盛傳首批疫苗下周抵台「沒否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是否曾發生過「指甲兩側溝槽發炎紅腫」,甚至有「疼痛化膿」的情況?當指甲周圍皮膚組織出現發炎症狀,即為所謂的「甲溝炎」,台語又稱為「凍甲」。一旦罹患「甲溝炎」,雖不致於嚴重的行動困難,但那種疼痛還真叫人有得受了。而究竟目前臺灣民眾曾罹患「甲溝炎」的比例有多少呢? 為瞭解「甲溝炎」於臺灣的發生情形,波...

閱讀詳情 »

 初生的寶寶皮膚又細又嫩,需要額外塗抹乳液嗎?禾馨醫療皮膚科蔡昌霖醫師表示,研究發現,幫寶寶全身擦乳液可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尤其家長有過敏體質者,更是強烈建議及早幫寶寶擦乳液,若等出現過敏症狀再補救就太遲囉!   新生兒的皮膚比成人薄,該如何好好照料?需要額外幫寶寶擦乳液嗎?根據日本的醫療研究發...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GabiSand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儘管現在的台灣氣候正值炎熱,但想像在冷颼颼的冬天裡,蜷曲身體躲在棉被裡,在啜飲一杯熱可可想必是最溫暖幸福的事。然而,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在啜飲滾燙的熱飲之前,最好...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下同 失眠很痛苦,但是要是長期睡眠不足更可怕! 有些人失眠是因為壓力太大,有些則是因為身體不適。 而「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就是一種可怕的失眠疾病 患者長期腿部不適,尤其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 腿部更是會產生麻、痛、脹等感覺 病發的時候換者非常痛苦而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