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取代肺癌變全球癌王 漏盯「血糖」恐害罹癌風險多4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12月公布,乳癌已躍居全球常見癌症的第一名,取代原來的肺癌。而想預防乳癌上身,還得盯緊血糖,醫師提醒,除了家族遺傳,高血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乳癌機率,比一般人提高2到4成,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婦女,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乳房篩檢。

乳癌一向是台灣女性的最大殺手,自2006年起就高居女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確診約1萬4千人,相當於每3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也較其他癌症早。

立達診所乳房外科專科醫師張容蓉提醒,台灣乳癌的風險因子,除了家族遺傳之外,醫界近年來研究更發現糖尿病與乳癌之間的關係密切,共同危險因子就來自於高血糖。

2011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大型研究就發現,空腹血糖略偏高(100至125 mg/dL)的前期糖尿者(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26 mg/dL),死於乳癌等癌症的風險明顯升高。且包括肥胖,偏好油炸、含糖飲料的不健康飲食,以及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型態,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

糖尿病為什麼會誘發乳癌?張容蓉指出,有可能是來自於胰島素阻抗、高血糖以及身體長期處於發炎,還有就是肥胖、不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提高了乳癌等癌症的發生機會。尤其第二型糖尿病在過去十年來的全球研究顯示,發生乳癌在內的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明顯比一般人高。

張容蓉說,第二型糖尿病患絕大多數屬於肥胖,肥胖人的體內常有過多脂肪細胞,極易釋放某些成分引起發炎反應,讓身體對胰島素的正常反應變差,惡性循環下都可能造成癌細胞增生。因此,糖尿病患千萬不要任意停用降血糖藥物才能保護自身,降低罹癌風險。

張容蓉提醒,高血糖與糖尿病患是乳癌的高危險群,生活要做到下列要點,才能擺脫乳癌風險,包括:定期進行乳癌篩檢、積極控制體重、減糖飲食、多吃白肉與五穀蔬食、規律運動、禁止抽菸、減少飲酒。

照片來源:立達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內外疫苗陸續簽約 陳時中鬆口:採購可加碼到3500萬劑

陳時中預測全球解封在明年初! 盛傳首批疫苗下周抵台「沒否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鼻子過敏超惱人,過敏症狀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最常見 在台灣有近三成的人飽受過敏及非過敏性鼻炎的困擾。最主要的三大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另外還會合併有眼睛癢、黑眼圈、嗅覺降低、頭暈目眩、鼻涕倒流、呼吸困難等症狀。過敏性鼻炎也容易有共病如鼻竇炎、氣喘、中耳積水,也會帶...

閱讀詳情 »

糖尿病前期不處理  一年中7分之1會變糖尿病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流行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大小血管病變,甚至洗腎的主要原因。惟有透過生活作息調整,減少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進展為糖尿病。近期發表的科學研究指出,在高風險的糖尿病前期族群身上,採取更高強度的運動鍛鍊及減重、飲食調整,有助於...

閱讀詳情 »

美國FDA宣佈 核准第一款預防HIV感染的注射藥物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於12月20日宣佈,核准用於降低HIV感染的注射型藥物「Apreude」上市,這是目前全球第一款預防HIV感染的長效注射藥劑,這是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在口服之外的第一款新劑型藥物。 FDA聲明中指出,Apr...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72歲的徐姓病患因腦中風造成手腳右側無力與失語症,出院後,因語言表達困難,說起話來結結巴巴,句子變得破碎不完整,會讓人不知所云,常常覺得很沮喪無奈。中風八個月後,求診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陳睿正,陳睿正表示,徐姓病患因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造成語言區受損,無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