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表示,有位患者龔女士長年受到吞嚥困難的困擾,固態食物一吃就會卡住,長期忍受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痛苦,體重也持續下降。過去雖被診斷食道弛緩不能卻受到過去治療的限制無法有效治療。經過本院使用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後,很快進食就像正常人一樣,體重也回復正常。

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 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嘉基內視鏡室主任周莒光醫師說明食道弛緩不能症疾病並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嘉基醫院提供)

嘉基醫院表示,食道弛緩不能(Achalasia)是一個特殊的疾病,因不明原因造成食道與胃交口的緊縮以及上中部的食道鬆弛喪失蠕動的能力,導致患者食物卡在食道無法順利的進入胃中。由於此疾病會造成像是食物逆流的症狀以及胸燒胸悶,容易被誤認為一般的食道逆流。弛緩不能的診斷不能只靠胃鏡,還需要食道壓力計與食道攝影,也更增加診斷上的困難。過去的外科治療侵入性大風險高以及傳統氣球擴張的效果不持久,患者需忍受長期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痛苦。

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 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

嘉基內視鏡室主任周莒光醫師表示,目前這樣的疾病透過醫師的警覺、正確的診斷,以及使用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可以讓患者從過去的食不下嚥到順利吞嚥。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透過胃鏡與手術器械有效的將緊縮的胃食道交口肌肉切開放鬆,術後當天可以下床,效果很快就可以顯現。相較於過去的治療,目前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可以提供安全、長期有效的治療。目前嘉基已經治療數十位患者,成效良好。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27歲的鍾先生,罹患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沒想到心臟手術過後,卻在恢復期間出現嚴重心律不整,不僅藥物無法控制,且只要一發作就會血壓過低,甚至快要暈厥,短短4個月內進出急診8次,不管是跟朋友吃飯、聚會或是睡覺等,都曾遇過突然發作,不只心跳很快、心臟不舒服,甚至眼前一片黑...

閱讀詳情 »

常言道「正餐吃不下沒要緊,吃甜點有第二個胃」,原本以為的一句玩笑話,卻是真實發生在人體上的機制,iDiet個人化飲食計畫發明人王嗣復表示日常生活常用的果糖,身體利用的機制其實與葡萄糖不同,所以不容易讓身體感到有飽足感,因此用第二個胃這個形容其實沒有錯,同時這個機制也是可能讓人暴肥的原因之一!  人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到有人工作途中「歇」一下,別再罵人偷懶、薪水小偷了!董氏基金會引用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發布的研究結果指出,讓員工自主決定何時「微休息」,也就是在工作中短暫的、自主的、即興的喘息,其實最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因為能幫助員工管理自己的精力,更投入工作,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不...

閱讀詳情 »

近期國內疫情再度升溫,華航多位機師染疫,也有機師家屬確診、血清抗體陽性,今日還有諾富特飯店主管染疫,感染源不明,案件仍在持續擴大中。經計算,包含在澳洲被檢驗出陽性的印尼籍機師,已有10名貨機機師及機組員、5名機師家屬確診,還有10位機師及其家屬血清抗體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20日公布案10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