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表示,有位患者龔女士長年受到吞嚥困難的困擾,固態食物一吃就會卡住,長期忍受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痛苦,體重也持續下降。過去雖被診斷食道弛緩不能卻受到過去治療的限制無法有效治療。經過本院使用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後,很快進食就像正常人一樣,體重也回復正常。

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 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嘉基內視鏡室主任周莒光醫師說明食道弛緩不能症疾病並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嘉基醫院提供)

嘉基醫院表示,食道弛緩不能(Achalasia)是一個特殊的疾病,因不明原因造成食道與胃交口的緊縮以及上中部的食道鬆弛喪失蠕動的能力,導致患者食物卡在食道無法順利的進入胃中。由於此疾病會造成像是食物逆流的症狀以及胸燒胸悶,容易被誤認為一般的食道逆流。弛緩不能的診斷不能只靠胃鏡,還需要食道壓力計與食道攝影,也更增加診斷上的困難。過去的外科治療侵入性大風險高以及傳統氣球擴張的效果不持久,患者需忍受長期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痛苦。

食道弛緩不能是什麼 吞嚥困難 胸悶常誤為胃食道逆流

嘉基內視鏡室主任周莒光醫師表示,目前這樣的疾病透過醫師的警覺、正確的診斷,以及使用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可以讓患者從過去的食不下嚥到順利吞嚥。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透過胃鏡與手術器械有效的將緊縮的胃食道交口肌肉切開放鬆,術後當天可以下床,效果很快就可以顯現。相較於過去的治療,目前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可以提供安全、長期有效的治療。目前嘉基已經治療數十位患者,成效良好。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出現不少「隱形缺氧」短時間內致死的個案,引發國人搶購「血氧機」,不過有民眾從國外購買血氧機產品,未事先申請核准,入關時被海關扣留,大喊不便民,民怨聲食藥署聽到了!今(28)日宣布即日起12月31日止,開放民眾「一人一台」為限,不用再向食藥署提出專案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全台芒果進入盛產期,屏東枋山發生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連帶影響當地芒果遭退訂。農委會表示,目前全球並未有因蔬果及包裝而染疫的案例發生,消費者可以放心採購,只要注意食用前的清洗,國產芒果既美味又營養。  熱量易爆表 一天不吃超過半顆為原則枋山地區位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市售手搖杯飲料取名五花八門,光從名字就要辨別裡面有沒有含「咖啡因」,對消費者是難事一件。食藥署今(28)日便預告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草案,擴大應標示總咖啡因含量的產品範圍,不再只限咖啡飲料,只有含有咖啡因,包括所有茶類、巧克力等,通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級警戒碰上酷暑天,儘管不出門,但在悶熱的口罩之下,慢性病老人一樣得小心中暑!奇美醫院就曾收治一名65歲有高血壓和中風病史,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家中沒有開冷氣,室內悶熱,之後被家屬後發現意識不清、體溫高,且有抽搐的情形,緊急送急診時,體溫已高達43度C,隨後便因呼吸衰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