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暑期戲水溺斃意外增 國健署提「4要1不」安全要領

暑期戲水溺斃意外增 國健署提「4要1不」安全要領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逢暑假就經常傳出海邊溪邊等地發生學童、青少年溺斃意外,新聞畫面中家長哭紅眼睛,喊著死去的孩子名字。國民健康署提醒,如想戲水,務必至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並身穿泳衣泳褲,不要貿然下水,避免致命風險。


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6名,約每10萬人口中,就有28.1人因事故傷害死亡,其中因「意外淹死或淹沒」的死亡人數占302人;年齡在18歲以下的死亡人數有23人。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許多小朋友會瞞著家長跟同學好友至溪流、海邊等水域戲水,但溪流水域有深淺不一、水溫差別較大等特性,至於海邊若屬坡度較大的地區,恐有急流及漩流,稍有不慎恐樂極生悲。如何避免溺斃意外事故?羅素英提出5大預防訣竅,讓戲水消暑不再危險:


1.要注意:出門前先看氣象預報,若天候不佳就應改變目的地。在溪河戲水時,若看到溪河上游山區烏雲密布,或水流突然混濁,應趕快上岸並離開相關水域。


2.要安全:選擇合法的戲水地點,別忽略「水深危險」的告示牌,現場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戲水時應結伴同行,不要單獨下水遊玩。


3.要暖身:下水前先做好暖身,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以避免失溫,並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感到疲累就別下水。切記勿穿著牛仔褲等容易吸水變重的長褲衣物,建議穿著顏色鮮豔的泳衣、泳帽為佳。


4.不嬉鬧: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以及進行跳水活動,以免發生危險。


5.要冷靜:如不幸溺水時,保持冷靜,適時舉手呼叫。若遇到他人溺水,就算情況再緊急也不可貿然下水,除了大聲呼救,可利用附近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漂浮物(球、繩、瓶等)幫助溺水者。


羅素英提醒家長,應該避免全家至危險水域戲水,並讓孩子學會游泳才能保平安。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抑鬱頭犁犁小弟也垂垂 中醫對症調養重振雄威
▸停經後婦女牙周病罹患率倍增 同時影響咬合有3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各大醫療院所的睡眠檢測,經常一床難求,想檢測的民眾至少得排上3個月;北醫大研發一套「居家式睡眠中止症穿戴裝置」,只要一台血氧計與手機就能線上即時檢測,準確度可達90%。睡眠呼吸中止症 全台恐有百萬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郭博昭指出,國內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高齡90歲的黃姓婦人,長期臥床、已無法語言溝通,多次泌尿道感染。日前因反覆發燒,甚至出現敗血性休克,經家人送醫,意外發現病因來自大腸膀胱間的瘻管,造成大便跑到泌尿道以致感染。所幸經外科手術後,黃姓婦人的病狀已改善。糞便混入導尿管 恐致發燒不止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一...

閱讀詳情 »

能擁有一口好牙是天大無比的快樂,能說它重要嗎?當然重要了。 想想,這一輩子的人生中,誰會對你不離不棄終生相伴,為你嘗盡酸甜苦辣,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答案正是你的牙齒。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變遷,許多人疑問使用電動牙刷是不是真的比手動還要來的乾淨呢?是該不該買呢? 首先,先來為大家解決心中的...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6)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吳武璋醫師提供專業諮詢為了瘦身,許多愛美人士希望透過「抽脂」來讓自己變瘦,但抽脂最怕的就是「術後皮膚表面凹凸不平」這個併發症,其實凹凸不平的結果和抽脂機種與方式沒有太大關聯,多半都是醫師不當的醫療操作所造成!想要纖瘦又擁有美麗曲線,必須仰賴兼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