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梅雨季來囉! 當心這些病擾人

梅雨季來囉! 當心這些病擾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一到梅雨季節,天氣潮濕悶熱,總是讓人感到濕熱難耐。悶濕的天氣影響健康甚鉅,常會導致人體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關節肌肉疼痛、痛風、消化不良、便秘、失眠和心悸等問題;所以,在梅雨季來臨時,可得要小心防範,才能享有健康!

潮濕悶熱易使塵蹣、黴菌等過敏原滋生

為什麼梅雨季會造成過敏性鼻炎發作?基隆開業醫黃勝雄醫師表示,因為梅雨季正值春夏兩個季節的交替,溫度上升,環境變得潮濕,是構成過敏原塵蟎、黴菌生長的絕佳環境,易致使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惡化;另外,醫學上已證實「白三烯素」是過敏反應中重要的介質,建議可以飲用「電解液」來抑制白三烯素的形成,可有效降低過敏性鼻炎發生的機率。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患者慎防過敏原

除了過敏性鼻炎,梅雨季也是氣喘患者的天敵,每年4至6月的梅雨季,氣喘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等病徵。要避免氣喘,首先應先找出過敏原,並試圖遠離;黃勝雄醫師指出,過敏原包括塵蟎、蟑螂、黴菌等,建議盡量不使用地毯、填充玩具等容易藏匿塵蟎的家用品,以及每周換洗寢具,防止塵蟎生長。其次是家裡空氣保持流通,家中適度除濕,將濕度控制在50%至60%。再加上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時攜帶口罩,可以避免呼吸道感染。

尿酸過多導致痛風要多喝水

春夏交替也會使生活作息改變,像是小酌幾杯涼快的啤酒、流太多汗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太熱沒食慾於是加重飲食口味,造成體內會累積過多尿酸,進而引起劇烈疼痛的關節炎,也就是「痛風」。要預防痛風的狀況加劇,黃勝雄醫師建議多多補充水分、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可以嘗試「枇杷葉溫灸熱敷法」,把枇杷葉的鎮痛效果帶入深部組織,並以遠紅外線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能夠更快、更安全地治療痛風,還有鎮靜安眠的作用。

炎熱夏夜難入眠快吃助眠食物

另外,在炎炎夏日,很多朋友在夜晚都難以入睡,可能是整晚跟騷擾你的蚊蟲纏鬥,或是因為太熱影響食慾,再導致睡眠也受到影響等原因;黃勝雄醫師推薦幾種食物可幫助入眠,例如能安神益智的核桃、安魂鎮神通氣血的桑葚、健脾安眠的小米、抑制興奮助平靜的牛奶。此外,也可補充足夠的人體電解質,讓細胞發揮生命力及自癒力,明顯改善失眠、淺眠、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 

基隆開業醫黃勝雄醫師強調,在春夏交替的時節,注意環境變化,加強除濕、遠離過敏原,再加上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放寬心情,才是解決病症釜底抽薪的辦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16歲年輕女高中生,下腹悶痛已有兩個月。某天半夜,因為急性劇烈腹痛至台中醫院急診就診。經婦產科醫師黃一文用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有巨大的囊腫,佔據整個骨盆腔甚至到達肚臍的部位,大小約為16公分,初步診斷為卵巢囊腫腺瘤。卵巢水瘤不少見 年輕女性多良性收治該案例的醫師黃一...

閱讀詳情 »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罕見疾病,一旦罹病,除了會引起戽斗、嘴唇變厚、手腳變大等類似「綠巨人浩克」般的外觀改變,同時更易合併關節痠痛、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多種共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醫師提醒,若未能及時治療,一般患者平均壽命恐將比正常人減少約10年,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療及日...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常會認為,吃宵夜、太晚進食會「傷胃」、「讓胃無法休息」,甚至是引發胃癌的罪魁禍首。就連不少新聞報導中也常出現,「上班族常年加班吃宵夜患胃癌」這類的標題,但真是這麼一回事嗎? 吃宵夜易得胃癌、食道癌?專家解答3大Q&A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楊躍、王興2位醫師在共同著作《癌症病人怎麼吃:北京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民眾常忽略單次腰間痠痛問題,常是累積而難以紓解,可能自行利用按摩方式解決疲勞;不過,隨意亂按恐會造成身體傷害,務必留意,嚴重更可能影響行走,需要開刀診療。用力按摩後疼痛難行 拖延未治需手術處理50 歲林小姐一日因為提重物看來辛苦,一位友人出於好意提議進行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