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牙一次到位 整合數位化科技幫大忙

植牙一次到位 整合數位化科技幫大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拜醫療科技進步之賜,植牙技術也大躍進!傳統植牙技術得要取模並經過不斷修整,才能製作假牙,費工又費時;由於整合數位化科技軟體的出現,只需取得患者植牙部位的電腦斷層影像與口內數位化資訊,牙醫師就能夠運用3D技術擬定治療計畫,使植牙療程一次到位,植牙更精準,誤差小,而且品質更好。醫師也能夠以APP協助患者理解該治療計畫。

一提到植牙,普遍讓人覺得那是很花時間又花精神的治療,得來來回回去好多次牙科,才能完成植牙;然而,研發將此項整合數位化科技應用在植牙的Nobel Biocare台灣區總經理廖國欽表示,經由此套技術,可使牙科院所和牙科技工所相互以數位化連結,使植牙能在一、二天內就能完成,要比一般傳統植牙快,因為傳統植牙病人得要不斷回院所進行試戴與修整。

目前這套整合數位化科技已研發到第二代,第一代已有二十多家牙科院所在採用,醫師只需取得患者植牙位置的電腦斷層影像,並將取模紀錄送至牙技所掃描後,取得口內數位化資訊。醫師經由數位化軟體,以最終美觀結果為依據,在電腦上模擬植牙手術,擬定植牙治療計畫,製作植牙手術用的手術導板,與高品質的牙齒,以上術前準備工作完成,即可進行植牙手術。這套整合數位化科技是在高品質生產流程與高科技品管的國外中央技工實驗室進行假牙製作,透過雲端資料庫,能夠輕鬆、零誤差地傳遞資訊與數位化檔案,省時也省去寄件費用。

凡事豫則立!植牙也不例外。臨床顯示,這項整合數位化科技,使得植牙後也較不易腫脹,疼痛與出血都可減少,再加上縮短了植牙時間,不只是病人的滿意度提高很多,接受度也相對提高;而且就連醫師之間也可透過3C科技做專業的溝通,分享植牙治療計畫並做必要的修正以達到最佳結果。

想要植牙,仍須經由醫師先行評估是否適合,例如糖尿病、血液疾病以及容易出血等,就不適宜進行植牙,至於在植牙後,仍須依醫師指示冰敷與服用藥物;廖國欽特別提醒,前牙區的植牙尤其重要,若是植牙位置不夠精確,往往會影響美觀;而全口無牙的植牙,藉由此套整合數位化科技,事先規劃好手術導板及贋復物的設計,就可以使植牙成功機率大幅提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75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4)日宣布新增5092例本土個案,80例境外移入,包含72例落地採檢。指揮官陳時中在昨(23)日與縣市首長會議上提到,未來擬縮短居隔時間到7天,陳時中表示將在2天內開會,決議後就會公布。另外陳時中也說,目前推估單日確診最高峰應會落在4.5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與疫情有關的謠言與現象有這兩項:網路流傳快篩實名制提早上路,以及網拍平台驚見「打滿疫苗小黃卡」,附上保護套,售價還不便宜;賣家聲稱可當備用卡,讓你帶出門使用,不怕弄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嚴正澄清,近日社群軟體流傳「下週一(4/25)開始,用健保卡實名制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巴金森氏氏症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盛行率約1%,僅次於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的第二大神經退化疾病。發病主因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靜態顫抖、關節僵硬、平衡困難、走路碎步、行動遲緩、關節痠疼、字體變小、穿衣刷牙困難、講話小聲、面具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近日出現2歲童感染新冠肺炎Omicron重症首例,搶救6天無效仍宣告不治死亡。而關於兒童到底該不該打疫苗的議題,醫界與民眾又再次吵翻天,到底兒童施打疫苗需考量哪些因素?國外做法可否參考?《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好QA一次看! Q1:台灣開放兒童施打莫德納劑量標準? 日前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