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該打新冠疫苗嗎?國外經驗、副作用總整理

兒童該打新冠疫苗嗎?國外經驗 副作用總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近日出現2歲童感染新冠肺炎Omicron重症首例,搶救6天無效仍宣告不治死亡。而關於兒童到底該不該打疫苗的議題,醫界與民眾又再次吵翻天,到底兒童施打疫苗需考量哪些因素?國外做法可否參考?《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好QA一次看!

Q1:台灣開放兒童施打莫德納劑量標準?

日前衛生福利部宣布,開放6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6至11歲兒童需施打2劑,每劑0.25毫升,為成人劑量的一半,2劑施打間隔28天。預計約有12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

Q2:為何台灣先開放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

對照國際作法多優先開放兒童施打BNT疫苗,引發不少家長質疑「為何不採用BNT兒童版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輝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主要是因BNT合約談判已長達2個多月,且採購上無直接授權管道,所以先通過莫德納提供兒童施打。

Q3:各國開放兒童接種哪些疫苗廠牌?

僅開放BNT: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
開放BNT、莫德納:英國、加拿大、澳洲、歐盟

Q4:國外兒童版莫德納、BNT疫苗施打標準?

兒童版BNT
美國:開放5歲至11歲兒童施打2劑,劑量為成人的3分之1,第2劑需間隔3至8週。
日本:開放5歲至11歲兒童施打2劑,劑量為成人的3分之1,第2劑需間隔3週。
韓國:開放5歲至11歲兒童施打2劑,劑量為成人的3分之1,第2劑需間隔8週。
新加坡:開放5歲至11歲兒童施打2劑,劑量為成人的3分之1,第2劑需間隔21天。

兒童版莫德納、BNT
英國:開放5至11歲施打BNT兒童版疫苗,第2劑需間隔8至12週;開放6歲以上兒童施打莫德納,劑量為成人的2分之1,第2劑需間隔4週。

加拿大:開放5至11歲施打BNT兒童版疫苗;開放6歲以上兒童全面施打莫德納疫苗,劑量為成人的2分之1,第2劑需間隔4週。

澳洲:開放5歲以上兒童施打BNT兒童版疫苗,劑量為成人的3分之1,第2劑需間隔8週;開放6歲以上兒童全面施打莫德納疫苗。

歐盟:開放5至11歲施打BNT兒童版疫苗,第2劑需間隔3週;開放6至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劑量為成人的2分之1,第2劑需間隔4週。

Q5:兒童版莫德納、BNT,誰保護力更好?

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日於臉書粉絲頁提出看法表示:「BNT兒童版的問題是劑量太低了。劑量低當然就不良反應少,在美國施打後發生心肌炎機率遠低於青少年。莫德納效果理論上應該較好,但劑量可能太高,不良反應較高,畢竟劑量差了5倍。莫德納減量拉長間隔施打可能是最佳解。」

Q6:兒童施打版莫德納有哪些副作用?

食藥署表示,6~11歲兒童版莫德納疫苗的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

Q7:兒童打新冠疫苗有沒有必要?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在臉書粉絲頁指出,兒童打新冠疫苗應有其必要性。他認為:「6歲以下的小孩,小學前要打10種疫苗,施打率99%。那10種傳染病的感染人數,加起來都沒有新冠病毒多。你如果是那1%,不怕生病,再考慮要不要給小孩打新冠疫苗。」

資料來源:https://www.uho.com.tw/hotnews.asp

原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為:QA懶人包》兒童疫苗該打嗎?國外經驗、副作用一次看

【延伸閱讀】

COVID-19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 放寬就醫交通方式

本土+2386,染疫人數增四成 居家隔離照護者影響工作可補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成為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我國今年將邁入高齡社會,不僅未來青壯年負擔跟著日益沉重,同時也因「骨鬆」的高盛行率,使得髖部骨折的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其中更有高達2成的患者在術後一年後死亡、8成無法自理生活。有鑑於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協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年長者在用餐及用藥的時候,經常要耗費許多時間。許多長輩因容易喝水嗆到、食物無法下嚥,藥丸不易吞下等吞嚥困難狀況,由家屬帶至醫院就診。有吞嚥困難的老人家因為口咽部肌肉無力萎縮、口腔感覺遲鈍,常讓以往輕而易舉的進食變得困難重重。常見5點錯誤習慣 易導致長者吞嚥困難南投醫院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每年的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氏症日。50歲的王爸爸前陣子常常走路小碎步、容易跌倒、手腳不自主地顫抖,原本以為是脊椎問題,到鄰近骨科診所檢查、復建,2、3個月後依舊沒有太大改善。經神經內科抽血檢查及腦部斷層掃描排除部分病症,透過量表檢測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第3期。經藥物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皮肌炎 恐導致肌肉無力一名12歲方小妹妹,從前年底開始,不僅體力變差,手腳和臉上也不時出現紅疹,雖被診斷為過敏,但卻找不到過敏原,某次方小妹妹起床時,臉突然變得很腫,趕緊就醫檢查,醫師研判應為皮肌炎,並抽血檢查進行確認,但確診前,恰逢學校校外教學,方小妹妹玩溜滑梯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