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下)

彙整編輯/林玫妮、摘自/《論語不一樣: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正好讀孔子》王溢嘉著/有鹿文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下)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能有個快樂的人生,最少也要快樂多於痛苦。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諺語卻透露,人生是苦多於樂的。其實,沒有人真正去算過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比例,要算也算不出來,重要的是我們整體的感受,而歸根究柢,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認為什麼是「快樂」?又要如何去得到「快樂」?

 

第三個祕密:將快樂的重心從物質轉移到精神層面

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下)

你對快樂的感受力愈敏銳,就能從生活周遭發現更多讓你快樂的事物。生命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快樂也需要成長,但不只是發現更多快樂的事物,還需要有所提升,將快樂的重心從物質層面轉移到精神層面,這也是關於快樂的第三個祕密。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後,快樂的感覺縈繞於心,讓他「三月不知肉味」(〈述而〉),就是最佳的範例。

而孔子稱讚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這裡所說的「不改其樂」,表示顏回原本就另有讓他感到快樂的事─進德修業之樂,它主要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快樂,能讓人「樂以忘憂」(〈述而〉)─忘記物質上的匱乏;而且,這是靠自己就能得到的快樂,也是最值得信賴的快樂。

 

關於快樂的第四個祕密

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下)

快樂不只有物質、精神之分,還有高下、好壞之別。孔子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季氏〉)其中縱情享受、閒散遊蕩、沉迷酒食這三種快樂,以感官享受、欲望滿足為主,被孔子認為是卑下與不好的,因為它們所提供的快樂屬於「短多長空」型,歡樂只是一時,卻很可能為日後人生的灰暗空虛種下禍因。

反之,以禮樂來薰陶、調解自己的言行、樂於稱道別人的好處、結交有賢德的朋友則是高尚而有益的快樂,因為這些事情當下雖然不是那麼刺激有趣,但對未來人生卻具有加分作用,而能讓人愈來愈快樂。譬如你欣賞、稱道別人的好處(並非諂媚),自己能從這種良好表現裡感到愉悅,而別人也因此會對你好一些,結果就能產生良性循環。

所以,關於快樂的第四個祕密是:想要擁有「快樂人生」,就應該少點「短多長空」型的快樂,而多多培養能帶來良性循環的快樂。

 

 【延伸閱讀】

 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上) 

換個腦袋,才能換來幸福快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髖關節是人體受力最大的關節,其靈活度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髖關節是人體的情緒抽屜,當緊張、悲傷、壓力等無法處理的經驗發生時,這些負面情緒會被我們不自覺地累積進髖關節裡。所以有的人髖越來越緊。 對現代人來說,有太多潛在的健康問題都源自於多坐少動的生活型態,長期下來就造成肌肉過勞的現象,特別是下背痛。...

閱讀詳情 »

  忙碌的現代人總有很多事要做,除了一般的上下班以外,下班後也許還要交際應酬,更慘一點的還得加班。沒日沒夜的工作時間結束後,埋頭沉迷手機、回家後面對家人、室友的問候閒聊,你還有時間與自己對話嗎?   據調查顯示,每人一週需要約20小時獨處時光才會覺得自在,而達標的英國人低於一半...

閱讀詳情 »

很多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解決的, 很多東西不是掩飾就可以抹去的。 沒有誰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就算你再圓滑。 在利益的衝突下也不可能將一切做到皆大歡喜, 總會有人受傷。 當出現矛盾,需要取捨時, 我們一定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該捨的哪怕痛也要捨掉。 若心存僥倖, 也許到頭來原本想留下的卻已無法挽回...

閱讀詳情 »

活著,是一種修行 老天是公平的, 每每一邊給你苦難,一邊讓你快樂, 生活的苦與樂總在更迭, 沒有誰的命運是完美的, 有時殘缺也是一種美。 快樂是精華,能讓我們信心十足; 痛苦是良藥,能讓我們頑強支撐。 別為難自己,別苛求自己, 放寬心,去包容傷害和痛苦。 心寬了,煩惱自然就少了, 日子自然就順了,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