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率小但不是不可能! 你必須要知道的雷擊傷

機率小但不是不可能! 你必須要知道的雷擊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適逢大暑、天氣炎熱,午後雷陣雨頻發,上週苗栗一名男子冒雷雨在河堤慢跑被雷擊中的新聞轟動全台,緊急送醫搶救後雖一度恢復生命徵象,最後仍是傷重不治。在此事件之前,不少民眾對於雷擊傷感到陌生,也不清楚該如何現場急救處理,台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醫師表示,面對雷擊傷者首先應確認有無生命徵象,若無,現場直接給予心臟按摩及心肺復甦是最有機會救回雷擊傷者的方式。

被雷打到比中頭獎還難? 這些事項不注意恐機率大增

雷擊的電壓最高可達上億伏特,擊中人體則可能會造成致命傷害,全球每年因雷擊死亡的平均人數超過3000人,尤其在炎熱且有明顯雨季的國家更要小心,印度不久之前就發生一天內超過70人被雷擊斃的憾事。

簡立建醫師呼籲,在外有雷雨應儘速至室內躲避,若於空曠地週遭真無建築物可躲避,也要蹲低身體儘量避開水邊、樹下、潮濕的地方,也需保持身上衣物乾燥,取下身邊攜帶的金屬物品並避免待在高處,才能有效降低被雷擊中的風險。.

受午後雷陣雨影響,雷擊傷在台灣也不算少見,平均每年都有3-5人因雷擊,或是疑似雷擊而喪失生命,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雷擊電流是否經過心臟 傷害程度大不同

直接雷擊傷是因為強烈的電流通過人體造成傷害,造成的傷害嚴重程度隨電流在人體內的方向、路徑、持續時間長短而異。

簡立建醫師指出,可初步將雷擊傷分成「局部性」及「心臟性」。電流如通過肌肉、骨骼或神經而造成人體某些部位受到傷害,即是「局部性雷擊傷」;但若電流通過心臟,使傷者產生心律不整或甚至心臟驟停,就是致命性極高的「心臟性雷擊傷」。

擔心救人反成被救? 醫:雷電不在人體內殘留

許多人會擔心若身邊的人遭雷擊,自己去救援會不會也一起被導電?

簡立建醫師解釋,雷擊跟一般電擊傷不同,一般電擊的確要注意傷者身上是否有持續導電情形,應先以絕緣體移除觸電來源並移至安全處再施救,但雷擊因為是短時間強烈電流通過,實際上人體並不會殘留電量,所以不用擔心自己反被導電。

唯天候不佳持續閃電打雷的狀況下,因被雷擊中風險仍高,未免更多人因雷擊受傷,簡立建醫師建議民眾,還是先顧好自身安全再去救援傷者為佳。

【延伸閱讀】

國際乳癌治療新共識 廣用生物相似性藥為新輔助或輔助治療

醫院其實更安全? 疫情中台中榮總醫病兼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口罩販售實名制」上路至今,全國社區藥局肩負起防疫責任,發放實名制口罩。然而日前發生婦人赴藥局買口罩,只因不滿拿錯健保卡,竟要求藥師下跪磕頭,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聽聞此事也罕見動怒,強調「將會處以最嚴厲的處分」!疫情持續升溫,大眾集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矯正視力,除了常聽到的LASIK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近期醫界也引進了德國「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雷射最短23秒,做完第二天可以正常上班上課,術後較少出現眼睛乾澀問題,全球手術已有超過200萬眼實例。知名眼科診所院長王俊琪醫師解釋,這項近視雷射...

閱讀詳情 »

「我們集團副總裁的哥哥,一次意外骨折在歐洲開刀,卻不幸發生院內感染過世。」台灣出現武漢肺炎院內感染,防疫拉警戒,知名醫療集團總裁施濟濤談及「淨・精準」理念憶起往事,2016年決心要幫醫院做好感控,2017年集團開始推動「淨・精準」醫療,2019年就與童綜合醫院一起研究如何執行「紫外線殺菌機器人的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民眾對「看病」「檢查」心理負擔很大,對於慢性病患者及需定期追蹤的患者,部份民眾轉而改選自費的門診及檢查服務。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表示,近期民眾都盡可能減少到醫院看病,或延緩非急迫性需求的醫療服務,但最近在永越自費門診及自費檢查追蹤都接到不少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