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檳榔一吃十幾年 竟罹患口腔癌

檳榔一吃十幾年 竟罹患口腔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0多歲男性,因工作需要高雄台北兩地跑,在爸爸建議下開始吃檳榔提神,沒想到這一吃就吃了快十年,直到近來爸爸嘴突然張不開,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口腔癌,甚至脖子的淋巴結也已經轉移,確診為癌症末期,讓這名男性趕緊戒掉檳榔,且接受口腔篩檢,但卻被發現頰黏膜處有紅白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口腔癌,屬於初期癌症。

青壯年男性 屬口腔癌危險族群

所幸經由和醫師討論後,接受口腔腫瘤切除與頸部淋巴清除,術後恢復良好,且未影響顏面外觀,順利恢復日常生活;彰基耳鼻喉科醫師洪雲聰指出,在台灣,口腔癌為居十大癌症的前五名,以舌癌與頰黏膜癌為主,尤其又以青壯年的男性屬於高危險族群,臨床上的口腔癌的病人,主要多和菸酒、檳榔脫離不了關係。

晚期口腔癌難治療 存活率不樂觀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嚼檳榔的民眾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若合併抽菸則增加89倍,若再加上喝酒,口腔癌的機率更是高達123倍;洪雲聰醫師表示,治療上,若為早期口腔癌,頸部淋巴未轉移,就不需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但若為晚期癌症,即使經過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加強療效,存活率也不樂觀。

甩開口腔癌上身 應盡早戒除檳榔 

口腔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造成不少患者等到口腔長出腫瘤,感到疼痛才就醫治療,但都已是末期;洪雲聰醫師提醒,定期接受口腔篩檢可早期發現口腔癌病變,但其實除了石灰會促進細胞變成癌症,檳榔子本身也會致癌,因此想遠離口腔癌,最好的方式還是盡早戒除檳榔,才能擺脫疾病纏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樟芝是台灣國寶,由於樟芝富含三萜類,經常被用於抗癌、抗過敏及抗疲勞,樟芝還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健康。而國內生產樟芝產品業者有好幾十家,到底樟芝各種不同的栽培法有何優缺點,子實體與菌絲體又有何差異性,民眾又該如何選擇呢?中醫師陳峙嘉表示,牛樟芝富含三萜類化合物、超氧歧化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9歲的陳先生,平時有抽菸、喝酒和嚼檳榔的習慣,今年9月開始,出現喉嚨疼痛,持續一段時間,疼痛還併發吞嚥異物感,才決定就醫檢查。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怡喬表示,透過局部切片發現,患者罹患的是少見的懸壅垂麟狀細胞癌,屬於口咽癌的一種,致病因子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和人...

閱讀詳情 »

不要擠粉刺。擠粉刺通常都是一大禁忌。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粉刺的產生,準確地說,是粉刺印的產生。 擠青春痘會留下印記。被擠過的皮膚受到了損傷。受損的皮膚會輕微變棕色。這是因為當皮膚受損後,出於自我保護,皮膚會自行變棕。就像被太陽晒傷後,皮膚會變成棕色。 通常粉刺印會自己消失,雖然這要花很長時間。 與此...

閱讀詳情 »

7:30:起床。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早上5:22―7:21 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臟病的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在7:21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打開檯燈。“一醒來,就將燈打開,這樣將會重新調整體內的生物鐘,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拉夫堡大學睡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