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檳榔子會致癌 5成民眾竟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檳榔只要不添加石灰、荖花就不會得口腔癌?國民健康署去年針對18歲以上男性,進行「嚼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認知調查,結果發現,僅5成1民眾知道檳榔子會致癌。專家指出,檳榔是國際公認的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子本身含有多種致癌成分,會誘導腫瘤產生,造成口腔癌。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已公布檳榔子為第一類致癌物,認為不加任何配料的檳榔子仍有致癌性。檳榔子就是俗稱菁仔,含有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和「檳榔鹼」具有潛在的致癌性,且嚼食檳榔子,口腔中會產生亞硝胺,可能會誘使腫瘤產生。

韓良俊指出,一般市售的檳榔會有添加物,如荖花,含有黃樟素、丁香油等,可能導致口腔表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配料如紅灰、白灰等會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都是致癌的成份。

為呼籲國人重視檳榔造成健康上的危害,每年12月3日為檳榔防制日。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國內一年新增約6500名口腔癌患者,2500人死於口腔癌,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且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同時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機率高達123倍。她呼籲,拒嚼檳榔及定期口腔癌篩檢,是遠離口腔癌威脅的不二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天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藝術家眼球先生,首創獨一無二「斑馬藝陣」,以創新的醫療衛教方式,將癌症宣導藝術化、趣味化、生活化。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斑馬紋絲帶為防治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徽章標誌,以「斑馬非馬」暗喻,提醒民眾認識10大警訊。神經內分泌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增加!長者照顧議題成了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課題。有鑑於此,106年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擴大服務對象及服務內容,而連接台北市民照顧需求與長照服務的是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由照顧管理專員陪伴民眾走過長照的路。同理失能家庭  以達全人照護臺北市政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嗓音是現代社會最常用的溝通工具,許多的專業人士都需要透過嗓音來溝通。當嗓音出現問題,不只影響日常溝通,還會降低工作表現,斷送職業生涯。職業用聲者,常見嗓音疲憊,不僅對生活質量和收入產生負面影響,因嗓音問題就醫、治療、甚至是治療前後的休養期,為社會帶來社會成本與醫療費用負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提升急、重難症治療的醫療品質與醫療水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與台北台大總院,同步引進近1億元的醫學中心等級3T磁振造影儀,將有助於臨床醫師疾病的診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洪冠予院長表示,台大醫療體系為照顧國人與鄉親的健康,重視全人關懷,積極發展卓越醫療服務,這也正是該院服務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