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念訓練可減壓 癌友、家屬不慌亂

正念訓練可減壓 癌友 家屬不慌亂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得知罹患癌症的消息,許多人無法接受,除了要面對治療時的身心煎熬,即使治療結束,也難免擔心復發問題,這些問題不停反覆思量,會讓人陷入情緒漩渦。臨床心理師建議,平時多做正念訓練,能調整大腦的神經迴路,在自己的「定力存款簿」中加入存款,日後面對問題時就能不慌亂。

將注意力放在當下 正念減壓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石世明表示,所謂「正念」,就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不予評價。透過每天練習呼吸等正念減壓方式,對於焦慮、工作、家庭、經濟壓力、氣喘、癌症、慢性痛、憂鬱症、癌疲憊、腸胃道問題、哀傷、頭痛、高血壓、創傷症候群、恐慌症、睡眠問題等,都能有所改善。

正念練習退化速度變慢

即使到成年以後我們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依舊存在,歷年來的神經心理研究發現,石世明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幾個月的正念練習後,某些大腦區塊的面積或神經連結會受到調整,像是杏仁核到前額葉之間的反應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的迴路,會有不對稱性的改變,海馬迴和顳頂葉交界區的體積增大,隨著年紀增長會自然退化的大腦灰質,也被發現退化速度變慢。

將專注力放回呼吸

呼吸練習有三個步驟,一、出現念頭和情緒時,不抵抗、不追隨;二、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往往注意力很容易跑走,就「溫柔地」將它帶回來;三、全身呼吸、整體覺察,清楚每一刻。石世明臨床心理師表示,在練習中,自然會有一些與煩惱壓力相關的念頭,或種種情緒小漩渦出現,練習要點就是覺察這些內在變化,再將專注力放回呼吸。

有耐心 慢慢來

練習原則很簡單,注意力跑掉一千次,溫柔帶回一千次,有耐心,慢慢來,每帶回一次,就是讓自己的定力存款增加,這筆存款可以幫助你日後面對問題時更加安定順利。石世明臨床心理師表示,若平時沒有訓練,病人很容易在還沒治療就開始緊張,或別人隨便講兩句話,自己心裡就刮颱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image.baidu) 1.飽不洗頭,餓不洗澡。 冷水洗臉,美容保健。 汗水沒落,冷水莫澆。 溫水刷牙,防敏固齒。 2.吃米帶糠,吃菜帶幫。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 青紅蘿蔔,生克熟補。 食不過飽,飽不急臥。 3.養生在動,養心在靜。 心不清淨,思慮妄生。 心神安寧,病從何生。 閉目養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會使患者出現皮膚乾燥,且出現發炎造成不斷脫屑現象,長期感到皮膚搔癢症狀,屬於體質的疾病;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任許堯欽指出,尤其若好發於嬰幼兒時期,皮疹會出現在臉上或身體伸側,到了兒童期就會轉變到脖子、手彎等屈側處。 中藥藥浴治病 浸泡外敷達療效 臨床上,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飲食西化改變,加上勞動量下降,肥胖成為現代社會問題,尤其肥胖不但會帶來心血管疾病,更會提高罹患糖尿病、高血等代謝症候群,嚴重甚至引起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開業診所醫師郭育祥指出,雖肥胖不是疾病,但卻可能埋下引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良好體重才是擁有健康的關鍵。 ...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揚子晚報網) 年僅22歲的年輕女子一早起床上衛生間,卻再也沒出來,等她的母親發現時,她已經倒在廁所裡,沒了心跳呼吸。近日這起「衛生間猝死事件」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部分網友和專業醫生都推測,這出悲劇可能和當事人憋尿有關。可俗話說「活人怎麼能讓尿憋死」,這個不幸事件真的是因為憋尿引起的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