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念訓練可減壓 癌友、家屬不慌亂

正念訓練可減壓 癌友 家屬不慌亂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得知罹患癌症的消息,許多人無法接受,除了要面對治療時的身心煎熬,即使治療結束,也難免擔心復發問題,這些問題不停反覆思量,會讓人陷入情緒漩渦。臨床心理師建議,平時多做正念訓練,能調整大腦的神經迴路,在自己的「定力存款簿」中加入存款,日後面對問題時就能不慌亂。

將注意力放在當下 正念減壓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石世明表示,所謂「正念」,就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不予評價。透過每天練習呼吸等正念減壓方式,對於焦慮、工作、家庭、經濟壓力、氣喘、癌症、慢性痛、憂鬱症、癌疲憊、腸胃道問題、哀傷、頭痛、高血壓、創傷症候群、恐慌症、睡眠問題等,都能有所改善。

正念練習退化速度變慢

即使到成年以後我們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依舊存在,歷年來的神經心理研究發現,石世明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幾個月的正念練習後,某些大腦區塊的面積或神經連結會受到調整,像是杏仁核到前額葉之間的反應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的迴路,會有不對稱性的改變,海馬迴和顳頂葉交界區的體積增大,隨著年紀增長會自然退化的大腦灰質,也被發現退化速度變慢。

將專注力放回呼吸

呼吸練習有三個步驟,一、出現念頭和情緒時,不抵抗、不追隨;二、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往往注意力很容易跑走,就「溫柔地」將它帶回來;三、全身呼吸、整體覺察,清楚每一刻。石世明臨床心理師表示,在練習中,自然會有一些與煩惱壓力相關的念頭,或種種情緒小漩渦出現,練習要點就是覺察這些內在變化,再將專注力放回呼吸。

有耐心 慢慢來

練習原則很簡單,注意力跑掉一千次,溫柔帶回一千次,有耐心,慢慢來,每帶回一次,就是讓自己的定力存款增加,這筆存款可以幫助你日後面對問題時更加安定順利。石世明臨床心理師表示,若平時沒有訓練,病人很容易在還沒治療就開始緊張,或別人隨便講兩句話,自己心裡就刮颱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過年少不了大吃大喝,為避免民眾年節吃太飽,運動做太少,長假後全身痠痛,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治療師簡文仁設計「豬年如意操2.0版」,讓民眾過年運動,伸展全身關節,訓練肌力,提升心肺有氧。豬年如意操2.0版 訓練肌力提升心肺簡文仁表示,完成「豬年如意操2.0版」全套動作,慢慢...

閱讀詳情 »

25歲的陳先生,近年來飽受關節痛所苦,自認是過度勞動造成,加上擔心吃藥有副作用,一直忍痛不願就醫。直到日前髖部出現劇烈疼痛,導致其行走困難,終在親友勸誡下就醫。經照射X光發現,髖關節已出現不可逆的沾黏,且血液中發炎指數嚴重超標,才驚覺已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青壯年男性 易與跌打損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一位腫瘤末期的病人女兒石小姐,想讓住院中的父親完成最後的心願,參與自己的終身大事,選擇在醫院文定。儀式開始前的短短3小時,醫院志工隊長帶領志工們如施展魔法般讓病房的交誼廳華麗變身,石小姐與家屬看見場地剎那紅了眼眶,表示未曾想過醫院會為了自己用心至此。醫院志工的故事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80歲黃老先生,因為胃食道逆流一直無法改善,到童綜合醫院求診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堃,經醫師問診並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內有約4公分左右扁平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罹患第一期食道癌。診治醫師劉博堃指出,食道癌症狀常忽略,若長期腹部不適、喉嚨有異,應盡速求診。食道癌無早期症狀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