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顎手術風險大、恢復慢? 數位醫療精進技術助找回自信

正顎手術風險大 恢復慢? 數位醫療精進技術助找回自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顎手術」是一種可以改善顏面的前後、中線、比例的關係,讓咬合更好,臉型更好看的手術方式,該手術已具有久遠的歷史,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近幾年來仍有許多突破,讓外科醫師在執行「正顎手術」時能夠更好、更精準、安全。

模擬3D正顎 醫病溝通更順暢

彰基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暨醫療3D列印中心副主任蘇竣揚醫師表示,「3D正顎手術」的患者有三個重要的數位資料取得,第一、全頭顱的大片幅「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第二、咬合的口掃檔,可以直接口腔掃描或是印模後利用石膏模型進行掃描,省時方便,沒有印模的不適感;第三、臉型3D掃描,記錄軟組織,彰基目前配有手持式3D照相機,電腦斷層也具備臉型掃描的功能,臉型真實性與患者溝通是相當重要的,當備齊了三個重要的數位資訊後,將其匯入模擬軟體中進行近一步的模擬與分析。

矯正手術精進  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過去手術方式,雙側「垂直骨切開術」最大缺點是患者在術後,都需要進行上下顎間固定至少一到兩個月的時間;術後如果有嘔吐、呼吸道阻塞的風險大增,住院的天數也需要拉長,且只能全流質進食一到兩個月,造成體力很大的耗損。

但近年來有99%的手術方式改成「雙側矢狀劈開術」,術後完全不需要上下顎間固定,通常隔天可以出院,只需要一週的流質飲食,第二週即可開始軟質食,口腔清潔維護方便,在第二週即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或學業;而在顎骨手術後,牙齒會有四、五個月的「快速鬆弛現象」,這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因此目前只做少部份牙齒矯正或甚至手術優先,縮短整體矯正治療的時間。

手術找回自信  改善身心陰影

彰基在眾多開刀房中有一間特別的手術室,稱為「複合手術室」,特色是設置「多軸式機械臂」(又稱「上帝手臂」)合併「滑軌式電腦斷層掃瞄儀」,對於病人能夠量身訂作不同的掃描參數,藉此獲得高品質的影像及較低的輻射劑量,在開刀中提供即時的影像,幫助執刀醫師作出準確的判斷,讓患者在術中不移動檢查者的情況下,即可進行掃描,輔助手術安全、精準,術後也能更快恢復、回到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

疫情下難以維持骨本 骨鬆骨折怎麼照護?

肝纖維化卻未追蹤治療 發展成肝癌風險遽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怕輻射,不如先補腦》照X 光為什麼不給我穿鉛衣? 有一次去朋友的牙醫診所看牙,牙痛已經困擾我好幾年,主要是因為小時候曾經做過根管治療,後來念碩士的時候貪圖拿學生證有打折,就把原本的護套改為人工牙冠。沒想到後來年久失修,當我到日本讀博士之後,多次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疼痛的程度和蛀牙沒兩樣。雖然在日本經...

閱讀詳情 »

吃出堅果的學問》血腥傳說!椰子古稱「越王頭」 在熱帶旅遊城市的大街小巷,常能見到叫賣新鮮椰子的商店或攤販。這些椰子大都從樹上採摘下來不久,飽滿、光滑、青綠泛黃。烈日炎炎,口乾舌燥,這時若來一個椰子,喝上幾口鮮甜清爽的椰汁,該是何等幸福!要是當場取飲椰汁則更有趣:水果攤老闆會俐落地拿起大刀劈開一層厚厚...

閱讀詳情 »

吃出堅果的學問》 蘊含著子孫滿堂美好願望的「巴旦木」   《聖經》作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普及面最廣、讀者群最龐大的經典巨著,對西方文化有著無比深遠的影響。其中記載的動、植物大多成為西方社會具有象徵意義的神物。《聖經》裡提過一個「神跡」:猶太教的第一祭司長亞倫(Aaron)的手杖有一天居然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捐贈皮膚風氣低,每年僅不到40人。台大醫院成立「國家型皮膚保存庫」,將加強推廣大體皮膚勸募,預計提升捐贈數至每年300人,該院副院長林明燦及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都率先簽署響應。 大體皮膚是燒傷救命關鍵 去年八仙塵爆造成15死499傷,衛福部耗資2億元購買國外大體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