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顎手術風險大、恢復慢? 數位醫療精進技術助找回自信

正顎手術風險大 恢復慢? 數位醫療精進技術助找回自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顎手術」是一種可以改善顏面的前後、中線、比例的關係,讓咬合更好,臉型更好看的手術方式,該手術已具有久遠的歷史,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近幾年來仍有許多突破,讓外科醫師在執行「正顎手術」時能夠更好、更精準、安全。

模擬3D正顎 醫病溝通更順暢

彰基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暨醫療3D列印中心副主任蘇竣揚醫師表示,「3D正顎手術」的患者有三個重要的數位資料取得,第一、全頭顱的大片幅「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第二、咬合的口掃檔,可以直接口腔掃描或是印模後利用石膏模型進行掃描,省時方便,沒有印模的不適感;第三、臉型3D掃描,記錄軟組織,彰基目前配有手持式3D照相機,電腦斷層也具備臉型掃描的功能,臉型真實性與患者溝通是相當重要的,當備齊了三個重要的數位資訊後,將其匯入模擬軟體中進行近一步的模擬與分析。

矯正手術精進  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過去手術方式,雙側「垂直骨切開術」最大缺點是患者在術後,都需要進行上下顎間固定至少一到兩個月的時間;術後如果有嘔吐、呼吸道阻塞的風險大增,住院的天數也需要拉長,且只能全流質進食一到兩個月,造成體力很大的耗損。

但近年來有99%的手術方式改成「雙側矢狀劈開術」,術後完全不需要上下顎間固定,通常隔天可以出院,只需要一週的流質飲食,第二週即可開始軟質食,口腔清潔維護方便,在第二週即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或學業;而在顎骨手術後,牙齒會有四、五個月的「快速鬆弛現象」,這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因此目前只做少部份牙齒矯正或甚至手術優先,縮短整體矯正治療的時間。

手術找回自信  改善身心陰影

彰基在眾多開刀房中有一間特別的手術室,稱為「複合手術室」,特色是設置「多軸式機械臂」(又稱「上帝手臂」)合併「滑軌式電腦斷層掃瞄儀」,對於病人能夠量身訂作不同的掃描參數,藉此獲得高品質的影像及較低的輻射劑量,在開刀中提供即時的影像,幫助執刀醫師作出準確的判斷,讓患者在術中不移動檢查者的情況下,即可進行掃描,輔助手術安全、精準,術後也能更快恢復、回到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

疫情下難以維持骨本 骨鬆骨折怎麼照護?

肝纖維化卻未追蹤治療 發展成肝癌風險遽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整理】如果妳不容易受孕,或曾歷經1或多次流產,應該請醫師檢查,是否有以下4種容易忽略、但也容易治療的狀況:(1)維生素D不足、(2)甲狀腺功能低下、(3)乳糜瀉、(4)牙痛。它們都與不孕及流產有強烈關聯,其中任何1項都可能是妳治療計畫中的豬隊友。但其實一經矯正,很快就能還給妳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禪柔運動是一種結合瑜伽、太極拳、游泳、舞蹈等動作的運動,到底有多神奇?可舒緩肌肉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協調性和平衡度,以及改善關節靈活度,不僅如此,花蓮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簡婕表示,「禪柔運動不只是照顧身體、維持身材,更能全方位療癒身、心、靈。」而國際天后級歌手瑪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接種方面,全國超過200萬人苦等第2劑莫德納疫苗,部分高鐵人員(第7類)闖關偷打第2劑,引起非議,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有此事,但人數不多,「等待接種第2劑莫德納的人的確有點心急,不過應該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許多屬高風險的第7類人員在施打第1劑莫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2)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無本土及死亡案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有些接種兩劑疫苗,繼續戴口罩沒有意義。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到目前為止還是認為口罩是必要的條件」。 ▲10月2日新冠肺炎新增個案與死亡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何時才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