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知名武俠導演張鵬翼曾執導刀魂、楚留香系列作品及其他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及電視劇集。驚傳於9月24日因胃癌病逝,享壽80歲。消息傳出後令外界震驚與不捨,不少影迷也為此感到惋惜。


胃癌列入前10大癌症 主要好發於這類人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族群,男性居多,且年長者罹患萎縮性胃炎機率較高,而萎縮性胃炎被認為與胃癌有關聯。因胃酸分泌量較少,當胃部黏膜發炎受損並且持續反覆進行,長久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發生,後續也有很大的機率會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胃癌目前在國人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8名,台灣每年新增3500至3800名胃癌發生案例,梁程超副院長特別提醒民眾,罹患胃癌者有超過8成都有幽門桿菌感染問題。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1類的致癌物,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出破壞胃黏膜保護功能的物質,使得胃容易發生各種病變,常見病症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等,而胃癌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


感染幽門桿菌建議消除 降低罹患胃癌風險


也提醒民眾若發現感染幽門桿菌,務必聽從醫師建議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可降低消化性潰瘍及功能性胃部不適、更可以減少胃癌發生的風險。另外,要降低胃癌的發生還是必須從生活做起,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少加工食品、醃漬物及燒烤,並且養成良好生活作息,注意胃部警訊,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


梁程超副院長也指出許多人排斥做胃鏡,但若有胃癌危險因子,做胃鏡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唯一方法。目前無痛腸胃內視鏡技術普遍且成熟,過程舒適且安排1次還可同時檢查到食道、胃、腸道。一般非高危險群民眾,40歲成人健檢時可考慮為自己安排做第1次胃部內視鏡檢查,後續再依照檢查情況安排後續定期檢查。若有抽菸習慣或家族胃癌史及高風險族群建議提早為自己安排胃部健康檢查及務必做到定期篩檢,才能保胃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口咽癌與頭頸癌正取代子宮頸癌 成最常見HPV相關癌症
▸「累、喘、腫」只是老化?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抗疫有成,各國疫情逐漸趨緩,近期可能逐漸解封,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病將成為常態,各類傳染病皆可能爆發流行,長期來看應建立新的產業及職場文化,融入防疫緊急應變的概念。 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應納入職業安全管理系統 陳保中表示,以COVID-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從鼻腔內的兩種細胞開始!《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指出,人類鼻腔內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和纖毛細胞(ciliated cells),表現最多供病毒入侵的蛋白,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最初的感染點,這類蛋白也表現在眼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42歲的王小姐近半年來常常一躺下睡覺就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的頭暈甚至想吐,每次症狀約持續10多秒,本以為只是睡不好或貧血,但因症狀經常反覆出現,且服藥後仍無法痊癒,到耳鼻喉科掛號才由醫師診斷為耳石脫落症所致的眩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石脫落可說是眩暈症常見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