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國小一年級的小智(化名),學習能力很好,對於數字和交通工具特別有興趣,談到這些感興趣的話題,他可以講個不停,但是他常常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已經對於這個話題不感興趣了;因為小智感興趣的事物跟同學不一樣,他覺得同學談論的事情不好玩,因此很難融入大家,久而久之,他常常是自己一個...
閱讀詳情 »2021年10月2日
遇到牙齒掉落 斷裂別緊張! 學會如何正確搶救很重要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噢!好痛!」20多歲女大生在爬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跌倒,門牙猛力撞上樓梯扶手,嘴裡旋即冒出一股血腥味。「天啊,我的牙齒掉了!」女大生驚呼,睜大眼睛望著落在掌心的牙齒,腦海裡冒出好多問號,「現在應該怎麼辦?脫落的牙齒要如何保存?有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 在外力撞擊下,牙齒...
閱讀詳情 »後疫情時代防疫也要防鬱 !「1925」專業關懷救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1歲阿秀(化名)與先生自營餐館,育有三名子女。受到疫情影響,餐館營運不堪負荷最後走向倒閉。阿秀與先生面臨龐大經濟壓力而造成多次爭吵,阿秀面臨經濟和婚姻上的雙重壓力,多次有輕生意念及自我傷害行為。人生重大轉變 專業關懷諮詢解危機奇美醫學中心關懷諮詢小站關懷員...
閱讀詳情 »當嚼檳榔成為社交應酬需要 63歲工人罹患口腔癌喊後悔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63歲工地主任退休的劉先生,因工作需要,常常使用檳榔當作交際應酬的工具,自己也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今年3月,因下牙齦處有一潰瘍傷口遲遲癒合不良,進一步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經過手術切除腫瘤,進一步執行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 劉先生表示,跟朋友一起嚼檳榔時很開心,卻沒想...
閱讀詳情 »面對新冠流感雙重夾擊 「新」左流右肺讓防禦力再升級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威脅尚未解除,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該如何全面防禦? 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董事長黃立民醫師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截至9月11日美國單周死亡人數中逾1/5死因與肺炎、流感、新冠肺炎相關,流感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肺炎...
閱讀詳情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知名武俠導演張鵬翼曾執導刀魂、楚留香系列作品及其他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及電視劇集。驚傳於9月24日因胃癌病逝,享壽80歲。消息傳出後令外界震驚與不捨,不少影迷也為此感到惋惜。 胃癌列入前10大癌症 主要好發於這類人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
閱讀詳情 »陳時中願說明3+11因為「柯是市長」 柯文哲:不是找VIP解釋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9/30表示,願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明「3+11」政策爭議,遭到柯文哲拒絕後,今又稱因柯位居市長,因此願意對他說明。對此,柯文哲下午受訪直指這才是有問題,不是找1、2個VIP解釋,聽得懂醫學的又不是只有柯文哲一個人。 柯文哲日前嗆「3+11」...
閱讀詳情 »便秘20年!吃強效軟便劑也沒用 微創手術助重建腸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2歲女業務員,承受極大的業績壓力,自我要求也很高,工作表現一向優異,但最讓他苦惱的是說不出口的「便秘」。用過各種偏方,可是效果卻愈來愈不明顯,即使天天吃強效軟便劑仍「大」不出來,生理問題的焦慮造成睡眠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形成惡性循環,讓他對人生愈來愈絕望。長期便祕壓力大...
閱讀詳情 »易喘 疲累 水腫… 超過1成新冠患者陷「心」病死亡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有「心」病更要格外注意!國內醫師提醒,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根據美國最新數據就顯示,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在合併症中占比最高。 根據10...
閱讀詳情 »女童發燒腹痛2天後急裝葉克膜 「兒童1急症」致死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歲的陳小妹在家發燒和腹痛兩天,且合併全身冒冷汗,媽媽趕緊帶她到急診,正當醫師在問診時,坐在椅子上的陳小妹突然臉色蒼白站立起來,在醫師和媽媽面前倒地不起,當下失去呼吸和心跳。經過插管、壓胸和心臟電擊,心跳卻一直沒有回來,兒科急救團隊馬上照會心臟外科,在10分鐘內完成緊急...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