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後疫情時代防疫也要防鬱?!「1925」專業關懷救一命 

後疫情時代防疫也要防鬱 !「1925」專業關懷救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1歲阿秀(化名)與先生自營餐館,育有三名子女。受到疫情影響,餐館營運不堪負荷最後走向倒閉。阿秀與先生面臨龐大經濟壓力而造成多次爭吵,阿秀面臨經濟和婚姻上的雙重壓力,多次有輕生意念及自我傷害行為。

人生重大轉變  專業關懷諮詢解危機

奇美醫學中心關懷諮詢小站關懷員經由急診室通報阿秀堅持離院且情緒仍顯低落,關懷員在急診室時先安撫阿秀情緒,也提供阿秀辦理疫情紓困的相關資訊、說明精神醫療對阿秀穩定情緒的幫助,並順利與阿秀約定下次由關懷員陪同回診。

回到社區的阿秀,由奇美醫學中心關懷諮詢小站關懷員前往其住家,先讓阿秀和家屬認識憂鬱情緒及需要定期回診精神科的重要性,另外也衛教家屬如何警覺到阿秀的危機狀態,並教育家屬如何妥當處理以消除危機。

網路訊息大量放送 影響心理問題廣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劉佩琪指出,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增加了民眾對於心理健康上的影響,例如:對於疾病死亡的恐懼、孤獨感、社經壓力、家庭暴力增加等,而很多民眾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和醫院,大家採取封閉,減少接觸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但隨著疫情逐步趨緩,恐慌與期待是面對「後疫情時代」會出現的心理矛盾,心理健康與自殺問題也可能同時產生惡化。

劉佩琪醫師呼籲,病毒影響的不只是生理,藉著網路訊息的大量放送,心理層次的散播比實際病毒散播的更廣,心理受影響的人數遠遠超過被病毒感染的實際人數,也期盼能同時提供正確的心理衛生資訊予民眾。

更多友善溫暖  幫助迷惘生命

奇美醫學中心關懷諮詢小站督導郭芳君提醒,助人者的角色不分醫護、社工及一般民眾,當周遭的人心情不好或是發現有因為憂鬱情形導致產生負面想法的親友時,應即時關心並視情況轉介衛政單位或撥打「1925」安心專線,救助更多迷惘無助的生命!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最新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心肌炎統計報告,已累積15起,年齡是12至21歲,共12名男性、3名女性,當中有12例屬於12至17歲國高中生族群(9男3女),目前15例的個案,只有1例去門診沒有住院,另外12例已經出院,仍有2人住院中。 至於桃園1名女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賴以玲/台北報導】今(29)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案例,連續4天零本土確診個案。 ▲10月29日新冠個案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1月2日起將陸續鬆綁部分管制措施,包含唱歌、運動等5大場合可不必戴口罩,至於政論節目錄影、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更年期為生命中自然與必經的過程,這時期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導致雌激素的分泌減少,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國內45至49歲的女性有2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症狀,而50至54歲的女性,則有7成以上已停經,55至59歲的女性,有9成以上已停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賴以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9)日公布第13輪接種計畫,規劃提供BNT疫苗與AZ疫苗第1劑,以及BNT疫苗已接種第1劑間隔滿4週以上,以及AZ疫苗已接種第1劑間隔滿10週以上對象第2劑接種。 簡言之,年滿18歲、第1劑施打BNT者如間隔時間超過4個星期者,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