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易喘、疲累、水腫… 超過1成新冠患者陷「心」病死亡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有「心」病更要格外注意!國內醫師提醒,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根據美國最新數據就顯示,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在合併症中占比最高。

根據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因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已高居第二位,且與108年相比,死亡人數還增加3%。

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1,而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然而大部分國人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多半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即使已確診心臟衰竭,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尤其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風險更甚。

為提升台灣民眾對心臟相關疾病的認知,衛福部國健署、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台灣諾華共同響應2021年世界心臟日「Use Heart to Connect」目標,與知名插畫家「小學課本的逆襲」合作,將展開長達5周的圖文衛教宣傳活動。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形容,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是俗稱「心臟無力」的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患者在初期時,常有:容易喘、疲累、水腫,甚至端坐呼吸等情形,不過,多數患者,特別是年長者在出現這些症狀時,多誤以為就是老化造成,高達9成無法早期警覺,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一旦被診斷出心臟衰竭,侯嘉殷表示,5年內死亡率逼近50%,比許多癌症更易致命,嚴重性真的不容忽視。所幸,目前心臟衰竭治療已十分進步,只要即早發現症狀、及時就醫、積極治療並正確照護,就可穩定控制,有機會使疲憊無力的心臟恢復到正常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心臟基金會提醒,罹患新冠肺炎除了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部分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毒還會透過多種方式損害心臟,直接侵入心臟或使心肌發炎,並可能通過破壞氧氣供需平衡來間接傷害心臟,大約25%的重症患者會檢測到心臟損傷的現象,其中約6.8%患者會出現心臟衰竭徵兆。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強調,依照國內心臟學會發表之指引,絕大多數的心臟疾病患者都可以施打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不會有安全疑慮,只有極少數曾服用抗凝血劑造成血栓的患者,建議或許可暫緩施打。而心臟相關疾病患者應先與心臟專科醫師諮詢後,再依個人疾病狀況決定是否施打,最重要的還是規律回診穩定用藥,萬萬不可任意中斷心臟疾病的治療。

照片來源:心臟基金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家人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補助」別漏領! 10月開放申請最高6萬

日本冒全球首例「不寧肛門症候群」 染疫害得?羅一鈞解答原因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 冰冷的診間裡,傳來刺耳的洗牙聲,令人聽了毛骨悚然,網路上流傳說,僅管沒有正確的刷牙習慣,只要靠洗牙,就能免除牙周病的風險,真的如此嗎? 醫師提醒,洗牙只是牙周病預防的一環,最重要的,還是正確潔牙習慣的養成,才能常保牙齒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

閱讀詳情 »

【Part 1 食物安全的重大話題】   化學醬油可能會致癌? □□2013年5月,媒體踢爆某家知名廠牌醬油中的「單氯丙二醇」超標,單氯丙二醇是化學醬油加工、加熱過程中常產生的化合物,依法規定,醬油類中的單氯丙二醇含量應在0.4 ppm 以內。但衛福部證實,多家醬油公司的單氯丙二醇都超標,...

閱讀詳情 »

提起荔枝,立馬就想起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的好處有哪些?怎麼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近來看到李漁的《閒情偶記》裡面說到吃荔枝口生香,早上吃幾顆口氣清香,抽完煙吃幾顆口不會有煙味,常吃還會有體香哦!知道楊貴妃為什麼喜歡吃荔枝麼?這就是原因之一,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荔枝的營養價值及食用...

閱讀詳情 »

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貝克的記者去義大利採訪了三個特殊的人物。事情是這樣的:一名負責運送精神病人的司機因為疏忽,中途讓三名患者逃掉了。為了不至於丟掉工作,他把車開到一個巴士站,許諾可以免費搭車。最後,他把乘客中的三個人充作患者送進了醫院。格雷‧貝克關心的不是這個故事,他想了解的是,這三個人是通過什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