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武漢肺炎是否已社區傳染? 專家從4個徵兆加以研判

武漢肺炎是否已社區傳染? 專家從4個徵兆加以研判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2月16日台灣出現第1例COVID-19(武漢肺炎)死亡案例,死者是1名機場白牌車載客司機,原本可以不算在「帳面」數字,因為個案沒有中港澳旅遊史;但防疫單位回追有肺炎卻找不出原因的病人,主動查證下確認病例。因此,防疫單位立即追查可能接觸者,果然發現案例家屬也感染了武漢肺炎,讓防疫能在第一時間圍堵。

 

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表達雖然震驚但很感動,台灣防疫細心過程讓人震撼。防疫單位確認台灣武漢肺炎第19例個案後,首先掌握79位接觸者,60位醫護人員陰性,1位家屬則是陽性,其他等待結果,短時間內確認第20名確診個案,雖然防疫出現破口,但卻能即時補上。

 

但第19例由於感染源不明,到底算不算社區傳染?目前防疫單位正加緊調查相關事跡,包含監視器畫面,希望能追到發病前的接觸者。雖然疫情中心指揮官曾在記者會坦言可以說是社區感染,但隨即補充,公共衛生學界定義,流行病散佈要符合4個徵兆,才是具備「社區感染」客觀證據力。陳時中特別解釋社區傳播4個徵兆包含:

 

1.確定病例無法找到感染來源。

2.本地感染個案已遠超過境外移入感染個案。

3.出現持續性的傳播鏈。

4.有廣泛發生群聚事件。

 

如果按照學理上「社區傳播」的4個徵兆而言,台灣目前算是符合1個,因第19例感染來源不明,不過防疫人員積極追查中,陳時中強調已掌握3人;另外3個條件目前不符合,應不符合社區傳染要件,大家不需要恐慌。

 

武漢肺炎是否已社區傳染? 專家從4個徵兆加以研判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陳時中提出社區傳染4個徵兆,目前台灣仍不滿足全部徵兆。(圖/NOW健康製作)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今(17)日上午對媒體表示,該名患者有載過中國大陸旅遊史患者,源頭幾乎可以知道,並且該案例只有傳染給家人,以目前資訊來看沒有傳給下個人。至於有沒有達到社區感染要件,給防疫單位時間釐清。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對媒體說,第19例個案1月27日發病,但在2月3日才就醫,如果引起社區感染,應該早就爆發,但目前僅有親人確診,仍是家戶感染範圍,並且收治醫院相關接觸者採檢大多是陰性,沒有醫院傳染,能看得出台灣防疫與醫院警覺度很足夠。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變化劇烈,成為流感等易傳染疾病的好發期;許多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備感惶恐,深怕孩子遭受感染。對此,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提醒,除了防範孩子染病外,面對孩子因為疾病的不適反應也要懂得因應、緩解,方能協助孩子感到舒適。父母返家勿大意 無形細菌恐造成孩子感染細菌、病毒難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感冒季節來臨,免疫力可以提升嗎?什麼方法可以加強免疫力?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查爾斯班漢姆(Charles Bangham)解釋,「增強免疫力」是一種誤解,更適當說法是幫助免疫系統在「抗病與反應過度」間取得平衡,建議補充足夠營養、睡眠、運動來提升免疫系統效率。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網紅如雲 掀隆鼻風潮打開社群軟體帥哥美女如雲,要在鏡頭上呈現完美臉蛋,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臉部微整,割雙眼皮、瘦小臉、墊下巴,臉要立體,還有各式隆鼻。醫美診所院長張簡仕煌指出,在他經驗裡,民眾接受整形的男女比為4:1,女性佔8成,男性佔2成;年齡落在20歲至40歲的區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許多癌症病人化療後可能會噁心嘔吐、胃黏膜受損、倦怠疲憊導致食慾不佳,同時也因肌肉流失,需要營養飲食及補充優良蛋白質,幫助修復癌友體力。癌友蛋白質該補多少? 這套算法告訴你一顆雞蛋、半盒嫩豆腐、240cc豆漿,這些都相等於一份7公克的蛋白質。不過該補充多少?王品喬護理師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