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一匙堅果 遠離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別以為罹患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過去10年國內25至44歲青壯年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增加5成,原因包括工作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不均衡。營養師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1湯匙、約7至8公克的堅果類食物,如榛果、杏仁、核桃、腰果等,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遠離心血管疾病。

根據「2005-2008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各年齡層的民眾堅果攝取量嚴重不足,其中30歲以下的國人,每天食用堅果攝取未達到標準建議量的5分之1。

「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飆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導致長期情緒緊繃、睡眠時間過少,加上吃的多、動的少,以及經常外食的飲食習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其他年齡層高。

劉怡里說,許多年輕人因擔心熱量高不敢多吃堅果,更誤以為只有中老年人因血管老化才需要補充,其實堅果富含優質的油脂,而油脂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維持血液中好膽固醇的濃度,堅果也富含葉酸、維生素B6、鉀等維生素,不但營養價值高,還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劉怡里表示,榛果、杏仁、核桃和腰果被譽為「世界四大堅果」,其中榛果的不飽和脂肪酸、葉酸、維生素B6及鉀的含量最高,每100公克中的榛果含不飽和脂肪酸更高達55公克。

劉怡里提醒民眾,購買堅果時,要選擇成分及來源標示清楚的包裝,拆封後要記得冷藏保存。另外,飲食應把握「三多二少」原則,包括多吃蔬果、全榖及堅果,以及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如奶油、豬油,紅肉及內臟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8歲的羅先生,體重高達136公斤,6年前因工作跌落,造成脊椎嚴重受傷,經過休養一年逐漸復原,但數月前又感到脊椎疼痛,就醫檢查發現脊椎鋼釘鬆脫,卻因體重過重無法手術。醫師建議透過手術減重,並配合飲食及運動,目前體重降至74公斤,脊椎疼痛也改善了。袖狀切除手術 半年減重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植髮手術 擺脫落髮困擾「頂上見光」不僅會降低自信心,甚至還有可能影響人際關係,因此,植髮成為改變髮量的選項之一。不過,許多人對於植髮的既定印象,還停留在需要大量剃髮、植髮後的造型看起來不自然等。開業診所沈志龍醫師提到,現代醫學進步,不僅植髮的技術推陳出新,術後的髮型設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糖尿病患者是否常有手腳麻、刺痛,甚至有被電到的感覺?千萬別輕忽!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痛(DPNP)。為提高糖友對DPNP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台灣神經醫學會以及台灣疼痛醫學會特別偕同衛教大使蔡振南,於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星星合唱團是由一群喜歡唱歌的失親寶貝及家長組成,成軍已經3年了,邀請專業老師透過每2週一次的練唱時間,藉由歌聲反映成長的歷程,不僅建立相親相愛的同儕關係、培養健康的休閒活動,也為生活注入喜樂與盼望。失親兒個案量持續增加 服務超過1萬2000人根據失親兒基金會統計,1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