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一匙堅果 遠離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別以為罹患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過去10年國內25至44歲青壯年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增加5成,原因包括工作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不均衡。營養師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1湯匙、約7至8公克的堅果類食物,如榛果、杏仁、核桃、腰果等,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遠離心血管疾病。

根據「2005-2008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各年齡層的民眾堅果攝取量嚴重不足,其中30歲以下的國人,每天食用堅果攝取未達到標準建議量的5分之1。

「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飆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導致長期情緒緊繃、睡眠時間過少,加上吃的多、動的少,以及經常外食的飲食習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其他年齡層高。

劉怡里說,許多年輕人因擔心熱量高不敢多吃堅果,更誤以為只有中老年人因血管老化才需要補充,其實堅果富含優質的油脂,而油脂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維持血液中好膽固醇的濃度,堅果也富含葉酸、維生素B6、鉀等維生素,不但營養價值高,還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劉怡里表示,榛果、杏仁、核桃和腰果被譽為「世界四大堅果」,其中榛果的不飽和脂肪酸、葉酸、維生素B6及鉀的含量最高,每100公克中的榛果含不飽和脂肪酸更高達55公克。

劉怡里提醒民眾,購買堅果時,要選擇成分及來源標示清楚的包裝,拆封後要記得冷藏保存。另外,飲食應把握「三多二少」原則,包括多吃蔬果、全榖及堅果,以及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如奶油、豬油,紅肉及內臟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04

相關推薦

每天上班忙碌又高壓,下午茶可說是上班族的療癒小物,既能紓壓又能填飽肚子,是整天最期待的休息時間,但每天都吃進高熱量的點心真的好嗎?讓營養師來分享常見的辦公室點心熱量,看好再挑選,讓你吃點心不擔心。 下午茶甜甜圈熱量與營養素: 美式甜甜圈有超級多種口味!不論是撒上巧克力或者裹滿巧克力、草莓糖漿的甜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正港的「起司豬肉乾」用濃密的起司、搭配厚切的豬肉片,風味極佳,一推出就成為消費者最愛的品項。俗語說「人怕出名、豬怕肥」,現在連豬都害怕出名,原來正宗起司豬肉片爆紅之後,市面上出現海量的「拷貝豬」品牌。 這些拷貝豬以低價進入市場,為了節省本,不但用的萊豬,連使用的起司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鮪魚、鮭魚、旗魚、鰹魚等「青皮紅肉」的深海魚含有豐富的營養,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海鮮佳餚,不過,毒物科醫師提醒,天氣逐漸炎熱,購買後,務必妥善分包冰存,分次取出,解凍後食用,以免引發組織胺中毒。 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67歲的黃大哥,年輕時經常應酬、熬夜,生活習慣極差,漸漸地開始感到腰部酸痛、容易疲倦、甚至四肢開始水腫,就醫後發現腎功能竟然已衰退,罹患了腎臟病。他憂鬱、失眠,接著便開始接受洗腎,而後移植腎臟。黃大哥非常感謝自己能夠重獲新生,他現在生活規律,也提醒所有的年輕人,要好好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