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吃30公克加工肉品 大腸癌風險增54%

每天吃30公克加工肉品 大腸癌風險增54%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綜藝大哥豬哥亮不幸病逝,引起國人更加重視大腸癌!根據研究發現,每天超過30公克加工肉品,大腸癌風險增加54%。專家指出,30公克加工肉品相當於半根香腸、一片火腿;若是早餐吃火腿蛋吐司、午餐吃培根義大利麵,就算過量攝取加工肉品。

大腸癌佔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

根據103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統計,大腸癌排名第一,為男性發生率第一、女性發生第二,總共有1萬5764人罹患,平均每天增加43人,連續9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

9成病因來自飲食習慣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講師黃翠華表示,大腸癌的發生原因高達9成,是由飲食習慣而來。根據研究發現,每天吃超過4兩紅肉,大腸癌風險增加22%,每天吃超過30公克加工肉品,大腸癌風險提升至54%。舉凡外食族、肥胖族、少蔬果族、紅肉族、少動族、久坐族等6大族群,都是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

大腸癌早期徵兆要注意

黃翠華執行長說明,每天外食超過1餐、BMI大於27、每天少於1碗蔬菜、1碗水果、一星期吃紅肉超過5次、一天吃加工肉品多於2次、每星期運動少於1次、每天走路少於3000步,都要特別留意是否出現大腸癌的早期徵兆,包括大便完又想上、想大便卻大不出來,甚至糞便帶有些微血液、黏液等,不可輕忽大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25日)無本土及死亡個案,新增18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17人為突破性感染,甚至有人打了3劑BNT疫苗還是染疫。此外,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事件,相關接觸者483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事件宣告結案。 ▲中研院女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照護期限為6個月。康復卻多併發症 設置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爲解決實習放射師常因所學與臨床服務有落差,導致反覆重新擺位造成病人不舒服等問題,大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科運用VR遊戲概念設計出3D虛擬實境影像,只要戴上VR裝置就能在如同在真實檢查環境中反覆練習,加上老師一旁直接指導回饋,將有助於避免病人深陷輻射危害中,目前此檢查訓練也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6歲王太太是虔誠信徒,上月一早打算拉上廟門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兩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突然骨折骨裂 小心本有疏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50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