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湯頻率過高 恐造成毛囊炎

泡湯頻率過高 恐造成毛囊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秋冬寒冷的氣溫,使得暖暖的溫泉成為民眾的最愛,許多旅遊書和網站,更宣稱泡溫泉能改善關節疼痛、美白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兼治皮膚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孟穗表示,泡湯能治療的皮膚病,以疥瘡較有醫學根據,其他皮膚病則有待商榷。提醒民眾,不當泡湯可能反而會造成皮膚搔癢、乾燥,甚至演變成毛囊炎。

李孟穗醫師指出,硫磺泉質可以殺死皮膚中寄生的疥蟲,能改善疥瘡,在過去相關外用藥不發達的年代,的確有醫師會建議病人,透過泡硫磺泉來治療疥瘡,但不代表其他皮膚會癢的疾病,都可透過泡湯解決。現在治療疥瘡的藥物療效佳,能在短時間內治癒,已經少有醫師建議,用泡湯來治療疥瘡。

目前是泡湯旺季,皮膚科門診卻反而常出現因泡湯造成搔癢甚至灼傷的案例。李孟穗醫師說,過去曾經有一名患者,因為參加溫泉旅行團,皮膚浸泡熱水加上搓洗,將表皮脂質層洗掉,失去隔絕保護效果,造成皮膚乾燥搔癢,在搔抓之後還起疹子,甚至破皮變成毛囊炎。其實,對於皮膚較脆弱,或本身是缺脂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浸泡高溫溫泉水,造成皮膚病的機率會大增。

李孟穗表示,泡溫泉時可留意三重點,包括泡湯時不宜過度刷洗或去角質;泡湯時間不要太長,或次數太頻繁,否則容易洗掉皮膚表層的保護膜;泡湯後應確實沖洗,並塗上保濕滋潤乳霜,並視乾燥情形隨時補充。提醒民眾,若已出現皮膚紅疹,應求助皮膚科醫師,接受正確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13

相關推薦

觀察謝欣穎Nikk Hsieh的Facebook和Instagram發現,這位看似很潮又反骨的女孩,其實也有注重養身健康的一面,不但時常分享運動流汗的美照,更有著喜愛下廚的居家性格。謝欣穎笑說:「因為之前長期拍戲,發現身體恢復的速度越來越慢,容易疲勞,睡個一個禮拜也睡不飽,才驚覺要開始從體內保養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平均每日氣溫飆破32度以上,夏天旅遊旺季的時節到來,夏季是許多民眾安排旅行及海濱渡假的季節,此時若感冒纏身,可真是讓旅行大大扣分。甚至有年輕人認為夏天感冒很可笑!殊不知,其實夏天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而且感冒後常不易完全痊癒,而會老是乾咳咳不停。 中醫師李政育表示,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師我不想掉髮。」一名55歲中年男子,有長期抽菸的習慣,一天胸痛就醫檢查為肺癌二期,雖然手術切除腫瘤,但必須接受化療。他害怕傳統化療會掉髮,有失男性尊嚴,還需住院打針,想到治療過程如此痛苦,進而排斥治療。醫師建議他使用口服化療藥物,每個月只要到醫院一次,經過4次療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