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一定很痛苦? 口服藥物有解

化療一定很痛苦? 口服藥物有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師我不想掉髮。」一名55歲中年男子,有長期抽菸的習慣,一天胸痛就醫檢查為肺癌二期,雖然手術切除腫瘤,但必須接受化療。他害怕傳統化療會掉髮,有失男性尊嚴,還需住院打針,想到治療過程如此痛苦,進而排斥治療。醫師建議他使用口服化療藥物,每個月只要到醫院一次,經過4次療程,不但頭髮健在,身體也沒有噁心、嘔吐等任何不適,令他相當滿意,目前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吸菸是罹患肺癌的主因。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崇裕指出,目前肺癌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的發生原因,高達9成以上是因吸菸引起;而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中,有7至8成同樣是吸菸造成,而肺腺癌患者則有一半以上是不吸菸的女性,與基因突變有關。 陳崇裕表示,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以化療、放射線治療為主。非小細胞肺癌則根據病患不同的癌症分期進行治療,早期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第2期後會合併多種治療方式。若手術已切除癌細胞,為什麼還要做化療?陳崇裕強調,肺癌進入第2期之後,代表癌細胞有轉移至淋巴結,可能會順著淋巴系統到全身,必須搭配放射線治療或化療才能有效控制。化療主要目的為縮小腫瘤幫助手術切除、降低癌症轉移與減少癌症復發,以及協助癌症末期及癌症轉移的患者,減緩病情惡化程度。 然而,傳統化療往往伴隨強烈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掉髮等;若又非居住在醫院附近,更要承受車舟勞頓之苦,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陳崇裕說,其實不同化療藥物有不同的副作用,目前醫療水準進步,透過精準控制化療藥物劑量、輔助藥物,可大幅降低副作用,尤其肺癌已有口服化療藥物,能夠取代針劑型藥物。 陳崇裕建議,對於害怕治療副作用、裝置人工血管有疑慮、行動不便、年紀較大,以及居住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的患者,都可考慮使用口服化療藥物,不但使用較方便,也不需經常往返醫院,且藥物副作用降低許多,不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手腳麻痺、掉髮等情形。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7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79歲的陳老先生因身懷三高,加上洗腎多年,在疾病纏身之下終年體虛、沒有力氣,平時不太走動也沒有胃口吃東西,子女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加上有一天陳老先生突然嚴重胸悶,緊急就醫發現是小型心肌梗塞,醫師為老翁裝上心臟支架與節律器,並且以心臟衰竭藥物改善症狀,不僅是心臟功能的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常選擇用刺青來記錄生命重要事物,但若是因年少輕狂而衝動在身上留下痕跡,事後後悔卻又無法負擔高額的雷射除刺青費用,就成為困擾。為此,聖宜診所與矯正學校「誠正中學」自2012年起進行長達9年的公益合作,使用雷射替學生去除身上不想留下的刺青,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中不必承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急性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亞太心血管代謝權威,2016南韓首爾亞太心血管高峰會議主席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心臟內科翁國昌教授表示,心肌梗塞裝設支架後仍有復發風險,各時期成因多元,不過介入後服用1年的雙重抗血小板療法已是標準方法,日常也要配合運動、飲食、控三高,切勿擅自停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8)表示,指揮中心12月26日審查交通部送出的「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指揮中心要求在航空公司強化外站管制、機上全程防護、持續派飛管理及查核機制下,長程航班或入境他國的機組員,返國後必須完成7天居家檢疫且安排採檢陰性後才能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