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決心臟毛病、遠離心衰 79歲老人也能行動自如

解決心臟毛病 遠離心衰 79歲老人也能行動自如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79歲的陳老先生因身懷三高,加上洗腎多年,在疾病纏身之下終年體虛、沒有力氣,平時不太走動也沒有胃口吃東西,子女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加上有一天陳老先生突然嚴重胸悶,緊急就醫發現是小型心肌梗塞,醫師為老翁裝上心臟支架與節律器,並且以心臟衰竭藥物改善症狀,不僅是心臟功能的改善,現在陳老先生可以在家裡附近散步,陳老先生的子女們紛紛向醫師表達感謝之意,他們從來沒想過原來只要正確接受治療,長年生病的爸爸在身心上面都獲得改善。

1/10老年人罹患心臟衰竭 注意累喘腫警訊

心臟疾病多年蟬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彰濱秀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牛亞蕾指出,高血壓、血管狹窄、心律不整等心血管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急性心臟病,若平日不多加控制三高,患者也有可能罹患心臟衰竭,尤其老年人口的心臟衰竭盛行率高達10%,因此家屬不可輕忽老人家平日的「累」、「喘」、「腫」等症狀,若老人家經常胃口差、身體疲憊虛弱,走沒幾步路就會氣喘吁吁,應儘早前往醫院接受相關檢查,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心臟重塑」成近年心臟衰竭治療趨勢

心臟是人體的幫浦,因此若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將導致全身器官運作受阻,若惡化至心臟衰竭,患者將面臨高達50%的5年死亡率。牛亞蕾醫師說明,心臟收縮功能下降等同於心臟變得和失去彈性的橡皮筋一樣疲乏無力,需要藉由專業醫學協助來找出疾病源頭並對症下藥。近年來醫界皆支持以「心臟重塑」為重要的治療趨勢,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心臟功能,而目前針對收縮功能差的心臟衰竭已有多重機轉藥物可使用,讓患者能更順利恢復原有的心臟結構與功能,大幅降低再住院率與死亡率。

住院≠沒救 醫籲:配合醫囑恢復生活品質

許多老人家對醫療認知不夠認為前往醫院代表自己的性命垂危,有可能無法走出醫院,因此老人家都會拒絕就醫,直到疾病惡化至不得不送醫的地步。牛亞蕾醫師建議,其實年邁患者反而需要家人提供更多的支持,仰賴家人持續給予鼓勵與情感支持,患者能在陪伴下及早就醫、接受心臟相關治療,避免延誤治療,並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家中有2-5歲幼童的家長請注意!政府自3月1日起將提供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以上,且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時程的幼童,免費接種1劑PCV13。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的肺炎鏈球菌,常造成肺炎、腦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近年來司法檢調機關緝獲毒品資料,結果發現愷他命自2006年起已連續6年排名第1位,濫用族群以青少年為主,尤其最常濫用在KTV、網咖、pub等場所。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許多年輕朋友受到同儕影響,誤以為吸食愷他命不會有危害,但研究發現,長期吸食愷他命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不到30歲的妙齡女子,在定期檢查中被診斷出「脂肪肝」,外表十分苗條的她,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會有脂肪肝。其實現代人飲食西化,且越來越精緻,脂肪肝已不再是肥胖者的專利,很多瘦子還是有脂肪肝的困擾;作息不正常,包括熬夜、睡到中午、飲食不健康,甚至激烈減肥,都有可能引起,糖尿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拉!拉!拉!疾病管制局統計,今年春節假期腹瀉急診人數創下歷年新高,在9天長假中共有2萬2000多人因腹瀉至急診,初一至初三,就有近萬名腹瀉病患就醫。大年初二當天就有3456人因腹瀉急診,幾乎成了「腹瀉日」。疾管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今年除夕到年初八(2月9日至17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