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治療新希望 醫籲患者妥善運用健保資源積極面對

胰臟癌治療新希望 醫籲患者妥善運用健保資源積極面對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胰臟癌患者多初診即晚期 化療有新進展

胰臟癌為人所知死亡率極高,患者多為50-60歲族群。除非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症狀,或有背痛、上腹痛的症狀,否則很難察覺,許多人初診就是晚期。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晚期胰臟癌通常易有肝臟或週邊大血管轉移,這時要採取積極性的治療策略就相對困難。

胰臟癌以全身性療法為主,醫師表示,以往病人中位數存活率僅有5.5至6.5個月,而化學治療也有了新進展。

複方化療延長存活期 副作用有解

陳立宗表示,最近複方化療逐漸成為治療趨勢,包括太平洋紫杉醇新劑型,及以往多種舊藥的組合療法,這讓轉移的患者存活期可達10到12個月,搭配上輔助性治療,化療的副作用已有緩解,如食慾不振可使用增加食慾的藥物、噁心嘔吐也有更好的止吐藥,白血球下降也有使其回升的用藥。

多數治療有健保給付 醫藉世界胰臟日籲患者勿放棄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呼籲,儘管病人所了解關於胰臟癌的治療資訊及預後不好,但事實上經科學證據證實有效的藥物,大多數都有提供健保給付,所以可能民眾現在面對胰臟癌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坦言,雖然胰臟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但希望患者仍能積極面對,建議到大型醫學中心接受正規醫療,才能有較好的治療品質,包括手術治療、放化療、標靶藥物等種類較齊全,事實上病患不用負擔太多費用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甚至國內也跟其他先進國家加入全球性的臨床試驗,患者也有機會接受到最先進的治療。

響應世界胰臟癌日,台灣胰臟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提醒民眾,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例如雙化療都已有健保給付,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延緩病程。以往民眾對化學治療多保持負面印象,然而疾病本身帶來的疼痛遠大於化學治療,三位醫師共同呼籲民眾務必接受正規治療,也期盼未來能為胰臟癌爭取更多治療資源,嘉惠更多患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兩歲詹小弟,去年被診斷罹患好發於成年人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詹小弟癌細胞有特殊的染色體突變,只單靠化學治療,容易復發,醫師建議以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提高治癒率;很幸運的,媽媽又懷了第三胎,生下弟弟之後,醫師採用弟弟的臍帶血幹細胞配對竟然完全吻合,因而能完成臍帶血移植救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民以食為天,但近期陸續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重創台灣食品國際形象,也讓民眾飲食步步為營。今(26)日經濟部部長張家祝在台北國際食品展開幕會場表示,針對不當添加物傷害食安問題,經濟部已透過駐外單位了解國際間看法,並加強出口食品管理,但他強調,光靠政府管理是不夠的,民間自主管理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網路成癮問題值得大家重視!一名國二生,因為沈迷於網路世界,已到了足不出戶的地步,甚至還不去上學,三餐並由媽媽端到房間用餐;媽媽無奈的向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商,以及透過學校的輔導,才讓這名國二生回到校園。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最近接獲數起家長來諮詢孩子網路成癮問題,每位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安寧照護也可以在家進行!生命面臨終點時,一般人都會期望在家裡,能有家人的陪伴,走向往生之路;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宣布,自七月一日起,將開辦社區安寧照護,好讓每個人在生命終了,都能有善終。朱立倫指出,根據研究資料顯示,不管是亞洲或是歐美,對於生命末期的病人,希望的死亡的地點幾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