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治療新希望 醫籲患者妥善運用健保資源積極面對

胰臟癌治療新希望 醫籲患者妥善運用健保資源積極面對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胰臟癌患者多初診即晚期 化療有新進展

胰臟癌為人所知死亡率極高,患者多為50-60歲族群。除非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症狀,或有背痛、上腹痛的症狀,否則很難察覺,許多人初診就是晚期。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晚期胰臟癌通常易有肝臟或週邊大血管轉移,這時要採取積極性的治療策略就相對困難。

胰臟癌以全身性療法為主,醫師表示,以往病人中位數存活率僅有5.5至6.5個月,而化學治療也有了新進展。

複方化療延長存活期 副作用有解

陳立宗表示,最近複方化療逐漸成為治療趨勢,包括太平洋紫杉醇新劑型,及以往多種舊藥的組合療法,這讓轉移的患者存活期可達10到12個月,搭配上輔助性治療,化療的副作用已有緩解,如食慾不振可使用增加食慾的藥物、噁心嘔吐也有更好的止吐藥,白血球下降也有使其回升的用藥。

多數治療有健保給付 醫藉世界胰臟日籲患者勿放棄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呼籲,儘管病人所了解關於胰臟癌的治療資訊及預後不好,但事實上經科學證據證實有效的藥物,大多數都有提供健保給付,所以可能民眾現在面對胰臟癌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坦言,雖然胰臟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但希望患者仍能積極面對,建議到大型醫學中心接受正規醫療,才能有較好的治療品質,包括手術治療、放化療、標靶藥物等種類較齊全,事實上病患不用負擔太多費用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甚至國內也跟其他先進國家加入全球性的臨床試驗,患者也有機會接受到最先進的治療。

響應世界胰臟癌日,台灣胰臟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提醒民眾,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例如雙化療都已有健保給付,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延緩病程。以往民眾對化學治療多保持負面印象,然而疾病本身帶來的疼痛遠大於化學治療,三位醫師共同呼籲民眾務必接受正規治療,也期盼未來能為胰臟癌爭取更多治療資源,嘉惠更多患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豆腐、豆漿不但是台灣的經典小吃之一,更是不少茹素者的必備食材!但近來通訊軟體卻盛傳:「有英國研究指出,豆腐吃過量,失智風險將高2成。」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瘋傳。但真有這一回事嗎?想要預防失智症上身,又該怎麼吃才對?且聽營養專家怎麼說! 豆腐吃過量易失智?專家:研究過於單一、結果需打折扣 中山醫學大學...

閱讀詳情 »

疼痛可以翻轉嗎?李小姐背部膏肓痛已經十餘年,平日偶有不適感,每當勞累或天氣轉變時,疼痛就會劇烈發作;林太太膝蓋疼痛多年,無法蹲下,每次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會劇烈疼痛。另外1位王先生長年肩頸僵硬痠痛,常常按摩、刮痧也只能稍微緩解,一、兩日之後又會發作。 長期發炎疼痛慎防軟組織沾黏 限制肌肉韌帶影響活動度...

閱讀詳情 »

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咳嗽有痰卡在喉嚨的時候,喝上一杯「陳皮茶」,就會有緩解的效果。陳皮在中藥中扮演著健脾、開胃、理氣、止咳化痰、止嘔等妙用;不僅如此,陳皮還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清膽固醇等好處。至於陳皮應該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0歲的張先生是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常睡不好。七月初突然在脖子間長紅疹伴隨刺痛、搔癢,去診所看診拿藥膏擦,紅疹卻越長越多,蔓延至髮際邊、胸前,甚至形成水泡,天天都睡不好。到大醫院感染科才確診為「帶狀疱疹」。張先生拿出之前在診所看診的藥膏,才發現都只是抗生素,並沒有針對帶狀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