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完勝新國病 副作用控管成關鍵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完勝新國病 副作用控管成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肺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亦有新國病之稱號;肺癌初期僅有咳嗽、胸痛等輕微症狀,患者普遍察覺不易,因此確診時多已屆晚期,以致在治療上更須步步為營。所幸,隨著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加入晚期肺癌治療選項後,患者的存活期表現可望獲得大幅改善,且藥物較常見的副作用有預防措施,亦多能透過緩解藥物改善,為肺癌治療燃起希望。

研究證實不可逆標靶藥物藥效更長久 翻轉副作用嚴重標籤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林祖權醫師表示,藥物療效與副作用控管是評估第一線治療選擇的重要指標,標靶藥物直接作用於癌細胞,相較於化學藥物治療,副作用小且預後佳。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的LUX-Lung跨國研究結果證實,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能有效延長患者無惡化存活時間,藥效持續時間也較第一代藥物長久;此外,副作用耐受度與第一代藥物差異不大,只是患者表現症狀不同,在醫師的控制與患者的配合下,都能得到緩解。

配合正確衛教 81歲翁重拾生活品質

林祖權醫師進一步說明,診間即有一名81歲的老先生,3年前因肺積水咳嗽不止,經由檢查後確診罹患肺癌,建議採用不可逆標靶藥物做為第一線治療,不僅腫瘤成功縮小,生活品質也因腫瘤症狀緩解而得到改善,治療過程中也遵照衛教叮嚀,做好副作用控管,現在狀況良好,經常在兒女陪伴下出國旅遊,享受愉快退休生活。

正面開朗的心態 是抗癌最佳良藥

林祖權醫師表示,在腫瘤威脅下,醫師會幫病人安排最有機會延長存活期的治療策略,而無論選擇哪一種標靶藥物,都要面對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患者除了要做好心理建設,加強副作用衛教,保持正面開朗的心態,參加醫院的病友會活動,與家屬、病友相互鼓勵,交流副作用處理經驗,可有效減少心理壓力,對於抗癌治療會更有正面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身體有瘀青而且不會消失的人要注意了,您有可能得到紫斑症。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世強表示,發生紫斑症主要是因為血小板過少,免疫功能失衡,容易造成出血的情況,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紫斑症是指體表出現出血點或是淤青的現象,受壓後這些血點或是淤青並不會消失。造成紫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在台灣,平均每100位新生兒就有三位罹患蠶豆症,而客家人罹患的機率又更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李銘峻表示,蠶豆症患者在藥物、環境,以及食物上要小心,否則恐引發溶血造成死亡。李銘峻主任說,蠶豆症是因為身體缺乏一種酶,而造成身體無法代謝,因而容易引起黃疸及溶血。黃疸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代人往往孩子生的少,許多新手爸媽育兒經驗不足,又缺乏社會參照,在不了解孩子的發展里程之下,常可能忽略幼兒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臺北市衛生局於102年首創「早期療育ING,發展進階不NG」親子工作坊,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以「早期療育」與「親子共學」來協助,有效提升家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腰酸背痛不是病,痛起來是真要命!」是許多急性下背痛患者的心聲,只要一動作就會疼痛,舉凡起床、洗臉、刷牙、咳嗽、打噴嚏、坐下、起身或走路,都會帶來疼痛感,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的呼吸,都會產生刻骨銘心的刺痛。醫師提醒下背痛患者,可透過隨時保持挺胸縮小腹,來維持正確姿勢,避免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