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墊腳尖健康又長壽!

踮腳尖的確是​​個不錯的有氧運動,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每天墊腳尖健康又長壽!

    踮腳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複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初始練習者可以扶著牆,熟練以後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坐著踮腳尖: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者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調節。

    躺著勾腳尖:臥床休息時,兩腿併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以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踮腳尖刷牙:因為,當人感到疲倦想睡覺時,嘴裡就會發粘,這時若刷牙漱口清潔口腔,便可以發揮醒腦功效,使人精神倍增。刷牙時最好以腳尖支撐身體,如果能順便洗一下臉,則更有助消除睡意。

    常見的方法是雙足併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重複20~30次。別看方法簡單,可健身效果不錯。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當你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1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而且,踮腳運動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消除長時間用腦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

    還要說的是踮腳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鍛煉屈肌。從經絡角度看,還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足跟走路就是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走路,這樣是練小腿前側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兩者交替進行可以祛病強身。當然,對於老年人則應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穩而摔倒。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不做。

    另外,解小便雖是小事,也不可掉以輕心。男性踮起腳尖小便,則可起到強腎的作用,因而能連帶達到強精的效果。女性坐蹲的同時,把第一腳趾和第二腳趾用力著地,踮一踮,抖一抖,也可起到補腎利尿的效果。倘若能在一天內做上五次這樣的踮腳尖運動,連續1~6個月,便能達到很好的強精又健身的作用。同時。亦可緩解因長時間站立而導致的足跟痛。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時踮腳亦有尿暢之感。

相關推薦

有沒有發現長期勞累或長時間久坐都很容易腰背疼痛?那是因為深層肌肉無法維持脊椎穩定,而讓不適合長時間工作的淺層肌代償才衍伸出疼痛的問題,想遠離疼痛,除了養成好習慣之外,加深層肌肉的鍛鍊也很重要。聯經出版《鬆筋膜‧除痠痛‧雕曲線的強肌伸展解痛聖經》是江南Seran醫院代表院長金修然的著作,有醫學專業知...

閱讀詳情 »

天氣冷、換季的時候都是感冒的高峰期,小朋友抵抗力比較差,常常不小心就感冒。 看著小朋友發燒、流鼻水滿滿的心疼卻手足無措嗎?今天營養師就要來教大家幾個小訣竅,幫助小朋友抵抗感冒病毒,加速恢復! 【補充水分、電解質、清淡飲食有助緩解症狀】 發燒、拉肚子、咳嗽流鼻水都是感冒時最常出現的幾種症狀,隨時補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佔15.5%;而長者跌倒地點在室內以臥室居冠,其次為客廳,第三名為浴室;室外跌倒地點則為街道或路上居冠,其次為公園或運動場。落實於日常生活 開設課程提升居家安全知能由於老化造成肌力與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肥胖是全球第五大死亡風險因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指出,不健康的體重與許多疾病的發展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肌肉骨骼疾病與多數的癌症等,而在台灣有過重、甚至肥胖問題的人口超過4成,如何協助國人控制體重避免肥胖,並預防其衍生的各種疾病,是守護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