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毫無症狀「胖胖男」健檢才知腎臟癌! 醫點名注意5大危險因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腎臟癌來得無聲無息!一名50歲的中年男子一直是外人眼中的「胖胖男」,身高165公分,體重85公斤,BMI數值31.2,已達到中度肥胖,雖然自知有高血壓問題,但平常身體感覺沒什麼大礙,所以並沒有定期服用高血壓藥物、飲食上也沒有因此忌口,日前健檢卻意外發現左側腎臟有一顆1.5公分大小的惡性腫瘤。醫師提醒,腎臟癌發生原因不明,但有5大危險因子要注意。

該名男子健檢結果一出爐,不但血壓飆高到156/103 mmHg,血液檢查中的三酸甘油脂、醣化血色素數值也都超標,更令人意外的是腹部磁振造影檢查,左側腎臟有一顆約1.5公分大小腫瘤,後續接受泌尿科進一步確認為惡性腫瘤,慶幸的是發現的早,僅需局部切除,仍可保留大部分的腎臟。

3月10日是世界腎臟日,世界腎臟組織指出大多數人對於腎臟認知普遍不足,導致對腎臟疾病敏感度較低,目前全球每10名成年人就有1人已罹患腎臟疾病,且每年致死人數不斷上升,預估到2040年將進一步成為排名第5的要命殺手。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腎臟癌發生原因不明,好發在50到70歲之間,危險因子有:抽菸、肥胖、藥物濫用、工作環境(經常接觸化學藥劑、石棉、鎘)和遺傳都有可能導致腎臟癌。

沈彥君形容,腎臟在人體內扮演淨水廠的角色,每分鐘有將近1200cc的血液流經腎臟再流向各個器官,也因為如此,當腎臟若發生病變並發展成癌症就可能容易發生轉移;且除了易發生轉移之外,腎臟癌患者也需當心術後可能發生腎功能下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須接受洗腎。

沈彥君指出,腎臟癌初期發展緩慢,早期幾乎無症狀,當腫瘤擴散到鄰近的器官組織或大部份腎臟被侵犯時,才可能出現明顯症狀,如血尿、腰側疼痛、體重減輕、發燒等。若在腎臟癌初期就及早發現,大多數都是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

醫師提醒,民眾應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定期追蹤腎功能、尿液及腎臟影像檢查等,才能一次到位做好腎臟保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隱形菸害!台灣大學生用「水菸」比率翻倍 成癮期恐從一年變數月

打疫苗領500元真讓長輩出門了! 首日開打2小時「人多1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絕對不能忘了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一名56歲的婦人就連續幾個月出現陰道小出血情形,本來以為只是接近更年期、月經不穩定,一直沒理會它,直到朋友揪團下接受了子宮頸抹片檢查,這才發現是子宮頸癌初期,還好妥善治療後已痊癒。國健署強調,國人...

閱讀詳情 »

▲(照/藥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下周四就要開跑了,慢性病人怕「斷藥」的話,現在就要趕快備藥了!藥師公會全聯會今(13)日提醒,過年期間,大部分醫療院所不一定開診,民眾也常出國、出遊,一定要提前檢查慢性病用藥剩餘可用天數,只要是藥吃完的日期落在過年7天假期者,...

閱讀詳情 »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窸窸窣窣耳邊的雜音不絕於耳,一叫就停不下來。耳鳴嚴格來說不算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會嚴重干擾生活,特別是影響睡眠品質,而睡不好又會加重耳鳴,長期惡性循環,會造成精神上的極大痛苦,所以耳鳴患者也容易有腦神經衰弱、焦慮、憂鬱、身心不協調的情況發生。 有長期耳鳴的人都知道,耳鳴特別難治...

閱讀詳情 »

冬天天冷,不少人都喜歡吃薑母鴨、麻油雞暖暖身子,但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如果有感冒用藥或是用藥控制慢性疾病者,建議最好留意飲食內容避免與酒併用,以免食藥交互作用而影響健康!  冬天是進補的時節,像是薑母鴨、麻油雞、花雕雞等加點酒類烹調,不僅風味更香,也讓身子暖和了起來;然而,柳朋馳醫師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