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候炎熱又潮濕 留意熱傷害威脅!

氣候炎熱又潮濕 留意熱傷害威脅!

()

今年各地普遍高溫,在高溫及高濕度因素影響下,造成熱傷害病例增多!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吳肇鑫提醒,出現嚴重熱傷害時,須先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但不可以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以免導致血管收縮、急救時無法電擊的困難。

熱中暑:若體溫超過42°C死亡率高達八成

熱傷害可大致分成熱中暑、熱衰竭以及熱痙攣。在高溫環境暴露造成體溫超過41.1°C以上,同時有神經功能異常,即稱為「熱中暑」,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均是高危險群。輕微中暑為臉色發紅、口渴、頭暈、噁心、心悸、四肢無力等症狀;症狀惡化時會胸悶、血壓下降;嚴重時會突然昏迷,體溫如果超過42°C,死亡率會高達80%以上。

熱衰竭:排汗過多應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熱衰竭」是高溫環境造成排汗過多,同時流失大量水分和鹽分等電解質,體溫大多是正常或稍微上升。病人會頭痛、虛弱、無力、噁心、嘔吐、蒼白,嚴重時會躁動、休克甚至昏迷;但中心體溫不會超過40°C,只要盡快輸液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死亡危險很低。

熱痙攣:嚴重恐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熱痙攣」是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時,若沒有即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因為鹽分流失造成四肢肌肉出現肌肉痙攣。如果情況嚴重沒有即時處理,甚至會引起呼吸肌肉的抽筋導致呼吸困難,少數案例甚至有死亡風險。

先移至通風陰涼處並墊高頭部

若發現有人出現嚴重熱傷害時,須先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意識清醒者,多補充水分和鹽水;若病人失去知覺,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就不可以再口服補充水分。接著幫助病人坐起或側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止嗆到。也可以用冰水袋冰敷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讓動脈循環慢慢降溫冷卻。但是不可以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因為會導致血管收縮、造成急救時無法電擊的困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2歲陳小姐月經量多、長期貧血,容易頭暈,且頻尿每小時要上一次廁所,原以為是擔任教職需長期久站,太疲累所致,日前因感冒出現嚴重喘咳、反覆發燒症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住院治療期間,她如廁時一陣猛咳,下體竟掉出一團約10公分的組織,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子宮肌瘤,且子宮已被撐大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8)日創下今(2021)年新冠境外移入案例最多紀錄,單日有8名患者確診,當中2名中國籍船員,經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入境台灣1個多月才自費檢驗確診,匡列接觸者6人,研判都有適當防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98例與第999例都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知名壽司店推出優惠活動,3月17日到3月18日期間,只要姓名中有「ㄍㄨㄟ」、「ㄩˊ」兩字同音同字者,就可享有「全桌免費」,為此,全國已有135人至戶政事務所改名,頓時之間,台灣出現「鮭魚大家族」。 到底鮭魚有哪些好處呢?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鮭魚含豐富Omega-3脂肪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防範恙蟲病威脅!疾病管制署表示,清明兒童連假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風險。提醒民眾穿著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避免被恙蟲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 經過草叢要注意疾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