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嘴破再復發 從平時飲食著手

避免嘴破再復發 從平時飲食著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常有嘴破困擾嗎?嘴破又稱為口腔潰瘍,就是指口腔內的唇舌以及上顎等黏膜,出現黃白色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爛點;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包括貧血、免疫功能差或常熬夜、壓力大等,都可能因內分泌受影響,出現口腔潰傷。想避免嘴破一再發生,其實可從平時飲食改變開始著手。

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有助遠離嘴破

除了部分民眾本身對於蝦、蟹、奶等特定食物,或是藥物等,會產生過敏反應,造成嘴巴潰瘍等問題,單純的嘴破現象,可從飲食上開始改善;黃瑞培說,像是菸酒、濃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或是烤、油炸等食物都應盡量減少食用,降低因刺激口腔黏膜而使症狀加劇的機率。

蛋白質及維生素C 幫助修復口腔黏膜

黃瑞培進一步說明,另外像是豬肉、豬肝、蛋黃、雞肉等食物,可適量補充,因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有幫助修復黏膜的效果;在蔬果上,像是番茄、梨子、西瓜、哈密瓜等涼性水果,或是苦瓜、絲瓜、胡瓜、蘿蔔等,富含水分和維生素C,有助於傷口癒合。

保持口腔清潔 杜絕嘴破找上門

平時也應保持口腔清潔,且避免過度用力刷牙,造成口腔磨損,若有裝假牙,也要確保是否合乎嘴型;黃瑞培提醒,有口腔潰瘍的患者約20%都會再次復發,因此若能從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從根本對症下藥,才能降低嘴破再發生。但若口腔潰瘍達2週以上,恐有口腔癌之虞,務必趕緊就醫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粽子種類繁多,傳統有南部粽、北部粽及客家粄粽等各式粽子,但市售粽子含豐富餡料、糯米扎實,平均一顆熱量都在500大卡以上,加上醬汁沾醬、花生粉,一顆接著一顆,不小心體重就失控。因此,在節慶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營養團隊改良傳統糯米粽,將高纖蒟蒻米取代...

閱讀詳情 »

食物、藥物都可能引起過敏,嚴重過敏卻可能致死!尤其是「過敏性休克」發病速度極快,常會引起一連串的異常生理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速下降等,未及時就醫,就有奪命風險! 「過敏性休克」常會引起一連串的異常生理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端午將至,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準備過節,因天氣炎熱,有位2歲多的小寶趁人不注意,自行打開冰箱,看到未封口的飲料瓶就拿起來喝,當阿嬤發現時,小寶已開始出現嘔吐不止、嘴巴紅腫出血,原來他喝下肚的是阿嬤準備包鹼粽的鹼水,經緊急送至急診就醫,目前已恢復正常。不可不慎 強鹼腐蝕傷害...

閱讀詳情 »

端午節太放「粽」,小心血糖狂飆!營養師表示,去年就曾收治1名62歲的曾姓糖友,平時血糖約維持在150mg/dl左右。不料端午節當天,血糖竟飆高至300mg/dl而緊急就醫;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患者因節慶應景,貪嘴一餐吃了2顆粽子惹禍! 端午節吃粽子最應景,但對於糖友來說,要控好血糖仍應適量。 糖友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