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喘藥藏情緒障礙、自殺威脅? 專科醫解析背後真相

氣喘藥藏情緒障礙 自殺威脅? 專科醫解析背後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寒冷或季節交替時,經常是感冒的好發期,一般感冒平均3至5天會好,但若咳不停、帶有喘鳴聲、甚至感到喘,該怎麼辦呢?

支氣管慢性炎症反應 依急慢性對症下藥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洪妙秋主任指出,氣喘是支氣管的慢性炎症反應,以具抗發炎功效的藥品,如口服欣流(Montelukast)或吸入性類固醇等予以控制;而這類保養型用藥的重要性,就在於可減少氣喘發作,並降低反復發作對肺部造成的傷害。

口服欣流易增情緒風險? 遵照醫囑用藥利大於弊

洪妙秋主任說明,口服欣流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兒童氣喘常用的保養型藥品。針對6 歲以上氣喘患者所做的研究指出,與吸入皮質類固醇相較,欣流有增加患者行為情緒的風險, 2020年美國FDA因而發出了黑盒警訊;雖無足夠證據顯示欣流與情緒障礙、自殺等的因果關係,但考量有潛在嚴重性,因此美國FDA不建議將欣流作為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第一線藥物。

不過,在兒科氣喘治療臨床使用上,此狀況發生機率不高,仍屬相對安全的一種藥物選擇。

氣喘控制良好 不需要終身吸藥

一般家長聽到吸入性類固醇可能會擔心副作用而不予以考慮。洪妙秋主任強調,吸入性類固醇的劑量比起因為急性發作需要吃口服類固醇的劑 量低很多,不太會造成類固醇的常見副作用,例如月亮臉、水牛肩、中心性肥胖、高血壓等。

而很多家長擔心吸入性類固醇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高,卻忽略氣喘控制不良也會對孩子的身高造成影響,因此,遵照醫囑使用吸入性藥物對孩子才是利大於弊;此外,若氣喘控制良好,並不需要終身吸藥,一般在三至四個月之後可以考慮降階治療。

日常保養做到位 降低氣喘發生率

在日常保養方面,食藥署提醒,台灣最常見到塵蟎過敏,其多生長在枕頭、棉被、床墊、絨毛玩具等,建議更換抗塵蟎寢具並定期清潔。

此外,絨毛玩具要經常高溫清洗,居家也要定期打掃與除濕,理想的狀況是將環境溼度控制在50%;飲食方面,應避免冰冷、太甜或刺激性食物,並避免在空氣污染或PM2.5濃度過高時從事戶外活動。

【延伸閱讀】

天冷氣喘反覆發作又惡化? 專科醫授「和平共存之道」

過度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氣喘患者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捏捏耳朵 從裡到外氣色好 小小的耳朵就可以對應到全身的器官, 簡單的捏、搓、拉就能調整自律神經平衡, 不用工具也能啟動自然治癒力。 現代女性常常身兼多職,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讓自律神經失調,日積月累的壓力容易造成內分泌異常,造成這裡痛、那裡痠,黑斑粉刺跟著冒出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又屆溫馨五月,為了體恤親愛的母親,相信許多民眾已經開始準備禮物要歡度母親節。除了大餐或蛋糕之外,近年最夯流行的禮物還有可以讓母親變美的醫美微整,讓媽媽變年輕漂亮也成為許多人的另類禮物。開業醫美醫師周恆光表示,母親節是醫美的旺季,不少兒女或是父親陪著媽媽至醫美診所諮詢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有鼻子過敏的問題嗎?最近季節交替,鼻子過敏就會更嚴重,常有人是一大早起床,就噴嚏打不停,甚至會有流鼻水和鼻塞的毛病!根據研究顯示,兒童時期就有過敏性鼻炎,若沒有妥善治療,病況嚴重時恐造成鼻竇炎與中耳炎,甚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學習品質低落,且會出現過動症,不得不...

閱讀詳情 »

(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圖片截取自 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 )全體醫生向這位年僅11歲的小學生敬禮.....   年僅11歲的小學生梁耀藝身患腦瘤,臨走前他決定捐出腎臟和肝臟。6月6日,他的心愿達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時內挽救了更多的生命。在ICU病房里,小耀藝已經失去了意識,不能自主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